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投资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奶源成本低于国内
本土乳企海外投资“圈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奶源成本低于国内本土乳企海外投资“圈地”

近年来,国内多家知名乳企海外并购动作频频。王利博制图

继2011年收购荷兰乳企海普诺凯51%股权后,澳优(01717)再次出手,以股份置换的方式收购海普诺凯剩余的49%的股份,完全掌控了这家百年乳企。

不断增加海外投资的乳企并不仅仅是澳优一家。《中国企业报》记者观察发现,自2008年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内诸多乳企纷纷将目光瞄准海外乳品基地,通过并购抢占优质乳源。中国乳企海外并购潮悄然兴起。

澳优全资收购海外乳企

11月30日,澳优乳业与荷兰乳业投资公司(DDI)签订协议,收购荷兰海普诺凯剩余的49%的股份,此前的2011年,澳优乳业以1037万欧元(1.16亿元)完成对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股份的收购,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将公司改名为澳优海普诺凯乳业集团。

据悉,完成本次收购后,荷兰海普诺凯正式成为澳优乳业的全资子公司。而与之前大部分海外收购以现金出资不同,此次澳优并购海普诺凯采取的是股份置换的方式。

澳优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荷兰澳优海普诺凯成为澳优的100%全资企业后,其荷兰股东在澳优海普诺凯的股份将按照相关规定置换成为澳优乳业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海普诺凯成立于1897年,由于位于传统的乳业大国荷兰,因而拥有得天独厚的奶源优势,有从收奶到包装成品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是荷兰的百年乳企。

据了解,目前澳优的合作目标不仅限于澳洲、新西兰等拥有高品质奶源、高端加工技术的乳品企业,更扩展至欧洲如法国、荷兰等婴幼儿食品研发实力雄厚的高端品牌。

与澳优同处湖南的一家乳品企业投资部门负责人李想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本土乳品企业并购海外乳品企业,有诸多有利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条件,“欧洲、澳洲是全球公认的最佳乳源基地,但现在欧洲乳品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和当地市场饱和问题,需要向外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发展。”

据李想介绍,在目前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国内乳品企业从海外找奶源成本要比国内低。“此外,随着近年来海外投资门槛的不断降低,这也为国内乳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通道。”

优质奶源吸引力

奶源的重要性对乳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全球优质的奶源成为目前乳品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

记者观察发现,自2008年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以来,面对国内消费者倒向消费“洋奶粉”,国内多家知名乳企将目光瞄准海外,或贴牌加工,或自建海外乳品基地,或通过并购的方式抢占海外优质乳源。

近年来,国内多家知名乳企海外并购动作频频。

2010年7月,光明乳业(600597)以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SynlaitMilk51%股权,成为中国乳业首桩海外并购案。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前,只有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洲、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贴牌生产。但最近几年,这一数字迅速上升。目前,国内澳优、光明、雅士利以及娃哈哈等多家乳品企业都在选用进口奶源。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国内乳品行业不断曝出黄曲霉毒素等耸人听闻的质量事件,行业频频遭各类信任危机,为了更好地抢占优质奶源,一些乳品企业便开始瞄准海外优质奶源基地,通过并购欧洲、澳洲等乳业发达国家的乳企,整合国外乳企的供应链,将当地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加工技术转化为己有,并与中国的市场优势形成战略协同,从而走出一条由外而内、全球资源配置的发展模式。”李想说。

此外,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转移产业安全是乳企海外并购的一个考虑,但乳企海外并购还有更深刻的意义,一是受我国土地、牧草资源限制,未来国内奶源无法满足行业高速增长的需要,提早布局海外牧场能够解决未来奶源问题;二是由于我国奶牛养殖牧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内奶源价格普遍高于海外,乳企海外并购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