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论衡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厉以宁:新三大红利正替代旧红利

来源:中国企业报  

厉以宁:新三大红利正替代旧红利

(上接第一版)

城镇化有中国特色

为什么1979年以后改革这么快?因为民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农业承包制就是一个例子。

厉以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一幅景象:农民拎着大包小包,挤火车挤长途汽车;穿西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带着样品走遍全国推销产品。几年之后,计划体制被打破了,农贸市场开摊位卖股票的景象又出现了。乡镇企业在农贸市场摆地摊说明了民间对股票市场有极大的积极性。

厉以宁认为,巨大的城乡差别是中国亟待逾越的鸿沟,破解的办法就是城镇化。

他举例说,城里的土地是国有的,祖传的房子有房产证,买的商品房有房产证,有了房产证创业可以抵押。而农村呢?土地集体所有制,承包地没产权只有使用权,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宅基地盖房子不管多漂亮不能抵押,没有物质资本。除了公众的名义上的所有权以外,对农民自己没有任何意义。在教育、文化、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上,城乡差距都很大。

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农民虽然承包地了,但由于外迁,农村就剩那块地,劳动力素质也低,土地也浪费了。

厉以宁说,要增加农民的物质资本,让农民必须有三权三证。通过土地确权保护农民的利益不能被任意侵害。他建议,应该先在农村的实验区做,之后逐步推广。

人力资本农村不如城市,要通过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资本,要鼓励农民闯出来,扶植农民创办小微企业。温州人出来全靠自己闯,闯着闯着,慢慢积累的社会资本就多了。

厉以宁认为,城镇化有中国特色。新的改革,中国不能学西欧,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200多年来,把城市弄得污染严重,有钱人就往城外搬,这是反城市化。

中国不能向他们学,80%以上的人口都住在城市里,那是不行的。中国将来有15亿人,80%就是12亿人住在城里,中国城市什么样子?生活质量下降,谁还愿意住城里?

在厉以宁眼中,老城区就是多年以来生成的,新城区就是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着重在两点:一是公共服务到位,二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这就是中国城镇化路线图。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