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海油收购申请获批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固然艰难,却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人们至今记得,2005年中海油计划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却因强大政治阻力而失败。7年之后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获得批准,虽然来之不易,却并非偶然。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
“过关”具有标志意义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谢云颖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过关”具有标志意义

加拿大政府12月7日宣布批准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该国尼克森公司的申请。中海油方面也随即予以证实。虽尚存其他环节,但各界普遍认为,加方审批过关是关键一步,交易已基本没有悬念。这一交易受到广泛关注,其成功“过关”具有标志性意义。

标志之一,在于其交易金额创下纪录。151亿美元的收购金额,使该交易成为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迄今完成的海外最大收购。同时,这是加拿大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金额外资收购案。从全球今年的并购市场看,这也是一桩“超级交易”。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这笔“大生意”无疑将提振相关行业及整体经济的投资和商业信心。

标志之二,在于其成为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典型,并为将来中企海外并购带来重要判例。一段时间以来,以华为、中兴海外并购遇挫等为热点的中企国际化不顺利的局面也因此出现突破。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互动和融合愈发扩展和深入,中国企业、中国资本对全球相关行业及整体经济的助推作用凸显。发达经济体针对来自中国的并购,应该更多地“在商言商”,压制“泛政治化”的冲动和倾向,才有利于推动实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局面。随着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加拿大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同时,对于中海油而言,弥补其陆上石油资源短板也成为其企业发展的重点。

标志之三,在于交易后的未来发展,将成为中海油这样的中国大型能源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考量。对于151亿美元的收购对价是否“值”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应该说,对于这样规模巨大的收购,轻易做出“值”与“不值”的现期判断都显轻率。因为企业的战略考量、品牌价值等很难一时衡量。

不过,可以说,随着并购后大量生产、经营和组织工作的展开,如何处理好资源融合、财务融合、经营融合和文化融合等问题,才是对中海油企业实力的真正挑战,也是对这151亿美元出价的真正拷问。其成败与否,密切关系到中海油的企业战略乃至中国的能源战略成效问题。

数月来,此案成为加拿大朝野争议焦点,某些政客老调重弹地炒作“中国投资威胁论”,加拿大政府在压力之下两次延长审批期限,最终给予放行。

中海油收购申请获批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固然艰难,却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人们至今记得,2005年中海油计划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却因强大政治阻力而失败。7年之后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获得批准,虽然来之不易,却并非偶然。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能源产业经历大起大落,能源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为中海油海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后危机时代,欧美经济不振打压了市场需求和价格,能源行业的流动性紧缩和市场避险情绪削弱了企业的投融资能力,进一步打击了投资意愿。近年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陆续勘探或开发新的油气资源,也降低了发达经济体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预期。

加拿大政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批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众所周知,尼克森公司资产规模大,项目分布广且负债较多,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找到相匹配的投资方。中海油作为专业能源巨擘,资本雄厚,对尼克森股权高溢价收购,且开出了包括承担尼克森的43亿美元债务、保留尼克森现有管理层和员工、投资开发加拿大的油气资源等优厚条件,无疑有助于保证尼克森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股东及加拿大公众利益。

由于尼克森相关资产分布在欧洲、墨西哥湾等多个地区,交易最终达成尚需得到美欧等多国政府审批。从技术层面看,交易双方要完成此项并购尚需继续做出努力。

更为重要的是,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在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的语境中,颇具象征意义,折射出不少共性: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差异决定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比西方同行艰辛许多、复杂许多;中国资本海外收购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变得愈发成熟;在变化了的产业格局中,西方企业对投资和市场的渴求不断撞击各种“中国投资威胁论”,意识形态的偏见可以搁置具体交易于一时,却无力阻挡中外资本融合的大趋势,也难以抗拒主导产业资本重构、资源重组的市场力量。

中海油结缘尼克森之际,正是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之时。人们有理由相信,更加国际化、富于投资策略和锐意进取的中国企业,将会为世界贡献更多发展红利,推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