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能源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能源环保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脉产业发展受制于技术、政策等因素影响,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国家的政策、标准都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而关键往往取决于地方部门执行程度,这很难靠行政手段完成。

静脉产业“变副为正”从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寻求机会,成为静脉产业实践者把副产资源变为正向财富的商业新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静脉产业“变副为正”从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寻求机会,成为静脉产业实践者把副产资源变为正向财富的商业新路径。

日前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快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再生资源的规模化利用、高值化利用、清洁利用、安全利用,把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和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以年消耗50亿吨的矿产资源量成为全球第一的资源消耗“超级大国”。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如同一个大宝藏,为再生资源回收及利用产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

可利用而未利用产值达三四百亿

一直戏称自己是“破烂儿大王”的曲先生,现在忙着到各地谈项目。在他看来现在正是发展的好时机。

曲先生的公司坐落于辽宁静脉产业园区,是一家以回收医药企业副产品为原料的静脉产业公司。

和曲先生一样,唐绍林也是静脉产业的实践者。作为江苏省一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绍林介绍,作为工业副产石膏研究与应用技术领先单位,公司创立初期即将目标瞄准新技术、新材料、节能利废等循环经济产业方向,始终把握资源循环利用与科技研发两条主脉始终不变。

唐绍林表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刻不容缓。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从过程中加强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手段。“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产业,更是一种责任,更是对生态文明的巨大贡献”。

专家表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静脉产业就是将这些垃圾转换为再生资源将其变成财富。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傅泽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静脉产业一词是舶来品,在我国也有城市矿产、循环经济的叫法。

“我们公司目前发展得很好,而且计划扩大发展。”在上海出差,忙着谈项目的辽宁某化工有限公司的曲先生在电话中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如果这些医药企业的副产品扔弃了就是废物。”曲先生说,而如果把这些副产品重新加工处理就是有用物,“我们把这些副产品回收再利用后在不产生固废的情况下返回到药厂,双方都能获得效益。”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化生产速度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利用而未被利用的资源价值高达350亿元至400亿元左右。

作为一家静脉产业公司,格林美日前公告称,为提高公司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公司拟投资12亿元,建设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预计该项目正常生产年份销售收入达37亿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270万元,税后净利润总额18050万元。全部投资利润率16.89%,全部投资利税率17.78%,财务内部收益率17.60%,动态投资回收期8.36年(所得税后)。同时,为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极为丰富的城市矿产资源,拟投资3.39亿元,建设再生资源大市场。

静脉产业规模化生产能力亟待加强

事实上,静脉产业一直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2006年9月《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实施,标志着中国静脉产业作为一门独立产业的真正发展。但同为朝阳产业的静脉产业却在新兴产业中发展相对滞后,并没有实现叫好又叫座。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全国建设50个左右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发改委和财政部已经累计确定了3批共2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央财政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近30亿元资金支持示范基地建设。

“静脉产业发展受制于技术、政策等因素影响,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傅泽强告诉记者,“国家的政策、标准都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而关键往往取决于地方部门执行程度,这很难靠行政手段完成。”

在盘雨宏看来,静脉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管理上条块分割,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相互脱节;其次是,资源再生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投资能力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排放废物量大;还有就是,从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环境风险较大,废物的资源再生和环境管理能力不高。

“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在市场不规范的前提下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傅泽强如是说。

“政府应在政策和财政上大力支持静脉产业,企业需加大技术投入形成规模化生产。”盘雨宏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