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综合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走出去”需金融创新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走出去”需金融创新

谁也不愿手中的资本缩水。

外汇储备过快、过量的增长,人民币升值趋势呈现加速,加之国内货币量过大引发通货膨胀的双重问题,这为中央企业“走出去”带来了诸多不易。

一方面因利率管制,国内的外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则由于企业不愿意持有外币,银行缺乏外汇资金头寸,这给“走出去”企业的外汇贷款造成难题。

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热钱又流向中国,金融价值已被重新定义,如此背景之下,央企在“走出去”的新时期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如何通过激活金融活力来进军对全球资源的布局?如何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充分运用好金融的供给与创新?活力和动力从何而来?

专家分析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鼓励中央企业“走出去”,支持央企增加对新兴市场的投资,特别是通过大型央企实现对全球的资源、能源的战略投资,可以降低外汇储备过多的风险,同时缓解外汇储备过多所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达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央企海外投资领域已经涉足制造业、能源、矿产、金融业、批发零售业等,通过境外投资,央企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人民币升值也意味着中央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降低了,而对外的购买力和投资能力相应增强了。

但央企“走出去”的金融支持的有效性不足,我国的资金流转速度是偏低的。

“走出去”的企业迫切需要商业银行能提供海外融资项目的配套金融产品,比如出口买方信贷或者固定利率贷款。

改革如箭在弦。商业银行应通过积极的金融创新安排,有力地支持、跟随和推动中央企业的“走出去”,满足中央企业迫切的金融需求。

资本输出,就是把资源分布到全球,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也分散风险。不可否认的是,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我国企业实力的需要。相比国外资本在中国较高的配置效率,我国将资本配置到全球实体经济中的能力还有较大差距,相应的一些市场化工具及管理方式也不到位。

显然,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跨国经营。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不完善,资本运作不成熟,股票市场发展快速,而债券市场、场外市场发展缓慢。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仅局限在国际证券市场筹资上,难以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与经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在央企“走出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情形下,需要解决好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力支持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参与多种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中央企业“走出去”成为合理使用外汇储备的有效途径。

产业资本需要和金融资本相互配合,金融资本应当成为产业资本的有力支撑,使得产业资本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和国外资本竞争。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融资运作并不具备雄厚的实力。因此对于“走出去”的品牌影响力比较大,产品附加值比较高,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央企,金融机构要保证资金供给,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以增强企业“走出去”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国际金融时代需要金融为“走出去”的企业创建更好的平台,各类金融机构应当不断地创新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对“走出去”的央企提供完善的金融产品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尽管我国外汇储备较多,但外汇市场却很小。人民币的汇率并没有市场化,而外汇风险是一个市场化的风险,因此央企需要从规避风险策略上有所应对。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合理使用期货合约、远期合约等各种金融工具来套期保值,冲抵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此外,分析人士建议,在央企的对外贸易中,出口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的货币进行跨国结算,因为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管理调节的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意味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也升值,以消除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影响。

央行将动用100亿美元外汇储备支持央企海外投资发展,旨在推进央企“走出去”,并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推动企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2011年,中央企业纯境外单位资产3.1万亿元,占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11%;营业收入3.5万亿元,占中央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17%。

从政策上还可适当放松对“走出去”央企的金融控制,可由国家提供必要的担保,赋予符合条件的跨国经营企业一定的海外融资权,允许其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设立基金等方式,为中央企业量身定制覆盖全业务流程的金融解决方案,提供更多低成本、低风险、高价值、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同时,还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以此开拓国际化的融资渠道,并积极探索、寻求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实现央企“走出去”投资与经营的平稳安全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