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汽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汽车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系车滞销累及汽车配件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日系车滞销累及汽车配件业

“日系车销量大幅下滑对我们汽配生产企业影响很大。”广东艾格汽车零部件公司销售负责人王新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日本‘购岛’事件发生后,随着日系车销量整体下滑,我们公司的销量也呈下滑趋势。尤其是最近一二个月,公司订单明显下降,销售额下降达30%以上。”

王新华所在的企业是广东一家专业生产汽车高清信号输出线、GPS天线、汽车微型天线以及汽车灯具的企业,是国内几家日系车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同时还为其它几家欧系车配套。

王新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日本“购岛”事件发生前,他们公司的产品销量每月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这在汽车整体销量不景气的情况下成绩相当不错。“从目前的销售订单来看,下个月开始,我们的订单还会继续下降。”

记者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像广东艾格这样主要给日系车供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三季度订单下滑明显,第四季度也不容乐观。

面对日系车的持续低迷,国内零部件厂商纷纷调整客户结构来应对这一情况。

王新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日系车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且看不到底,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

“作为汽车配件企业,不能抱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过于依赖某类或某个汽车厂商,一旦客户市场情况不好,汽配企业必将深受其害。为了扭转不利局面,目前,我们公司大力开发了日系车之外的客户。”王新华说。

王新华还向记者介绍,据他了解,目前珠三角一带许多原来向日系车提供汽车配件的企业,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将重心转移到美系、德系、韩系等非日系汽车企业,还有部分企业将目光瞄准国外市场。

与汽车产业的远景相比,我国汽配业目前仍然属于起步阶段。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深入了解,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国内汽配产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但一直存在“小、乱、差”等弊端,本土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与汽配产业相关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相对不足以及融资难等,都困扰着汽配业,让这个行业发展不快。

“配件种类繁多,给汽配生产带来诸多麻烦。”王新华向

《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

据统计,美国汽车零部件总数在30万左右,而中国汽车零部件有近1000万之多。中国的汽配市场与美国截然不同,由于上游汽车生产商的激烈竞争,为更顺利占领市场,零部件生产也是以本公司为标准,造成了相同类型的配件都人为加以改动。

“我认为,造成汽车零件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美、日、欧等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只有几个行业巨头,如日本主要汽车生产厂家是丰田、本田、马自达、日产。但在国内,一种车型便有好几家厂家在生产,这在客观上造成零部件繁多。”王新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王新华认为,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使得企业在生产销售环节上更加繁琐。很多汽车生产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也导致生产率不高。

此外,王新华还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汽配业的造假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也让公众对这个行业颇多指责,信任度大打折扣。“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将研发成本用于提高产品质量上,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