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土壤修复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室,未能形成产业化发展。
政策助阵催热土壤修复产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政策助阵催热土壤修复产业
“我们很看好土壤修复,这也是我们重视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2012中国投资论坛间隙,汉能投资集团的董事总经理余翔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这个行业,目前至少有5000亿元到6000亿元的市场容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广贺这样评价目前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价值。随着美丽中国概念成为中国第一概念,土壤修复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投资热涌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土壤受污染面积大,其中属大中城市污染最为严重,有向小城市转移的趋势,主要向农村地区转移。
数据显示,全国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5左右,总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
“导致这种分布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国传统工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及现阶段工业转移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侯宇轩分析说,在前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工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忽略环境保护问题,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大中城市容量接近饱和,工业开始向偏远地区转移,“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
ICIS安迅思市场分析师惠慧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化肥生产和施用的角度看,近年来,向农田中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土壤污染,变成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英飞尼迪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胡斌认为,节能环保领域与政策联系紧密,同时也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企业的生命力可能会旺盛一些,“它不是靠一时一刻的东西,而是靠长期的市场需求所带动的一些行业的机会。所以,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去关注这方面。”
在侯宇轩看来,投资商看重土壤修复,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刚起步,还未形成产业化发展,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压力较小,早期进驻该行业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城市化进一步推进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这些因素催生了土壤修复行业。
困局待解
早在6年前,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这个时间开始,土壤修复业进入人们的视线。
但事实上,“我国的土壤修复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室,未能形成产业化发展。”侯宇轩告诉记者,土壤修复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一个是未能完全掌握土壤污染的具体数据和分布范围;另一个是,缺乏土壤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就是,采用国外技术和设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突破发展土壤修复的发展瓶颈,政府需加大对土壤修复的重视,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相关企业,同时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记者采访中,企业普遍反映目前“不缺技术,缺的是资金。”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发展仍处于上升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修复成本和修复效果统一起来。”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修复部副总经理、技术带头人易新建博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土壤修复工程的资金来源于中央政府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企业资金三部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较困难、企业资金不足等问题。”易新建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离子矿化稳定化技术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
同时,“发展土壤修复业需要有强烈的政策导向和法律要求能够执行下去。现在要等着技术和政策两个方面往前推进,如果有完美的技术,加上非常强的法律体系保障,很多投资商都将进行大的投资。”余翔坦言。
标准不统一,缺乏准入和监管资质在业界普遍达成共识。易新建告诉记者,目前,场地修复后由地方环保局组织专家组对修复场地进行评估和验收,缺陷在于土壤修复行业缺少统一的验收标准可供专家组参考。因此,需要政府尽快完善土壤修复后的评估体系。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污染场地在土地使用方式和污染使用权变更时,污染场地负责人需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评估、治理和修复。评估部门通常是专业研究所或者是相关企业。侯宇轩直言,这些机构的评估结果科学性不强,可信度有限。改善这一机制,政府需要建立专门的专业评判机构,制定详细的评判标准和后期监督机制,从而实现土壤污染评判标准化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