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难题:不得不买的热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供应商难题:不得不买的热闹
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江西一家知名休闲食品生产企业销售负责人张金华(应采访者要求化名)用“花钱买热闹,无利润”概括了该企业与电商合作的艰辛过程。
江西这家休闲食品生产企业成立已有七八年,主要以米酒、南北干货、休闲食品为主,企业年销售额三四千万元,利润每年大约为五六百万元。
据了解,从前年开始,该公司看到电子商务突飞猛进,于是便想借助一些知名电商企业的力量,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刚开始,公司领导信心满满,认为电商渠道肯定比传统渠道销量要大、利润要高。然而,经过一两年的运营,销量是上去了,但利润却少得可怜,有时甚至是亏损,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张金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张金华向记者详细介绍说,前年上半年他们与国内一家知名的电商签订合作协议时,费用并不高,也没有像实体卖场之类的进场费、条码费、店庆费之类的林林总总的费用,条件确实非常优惠。因此,销售利润能保证20%以上,每个月都有几十万元的利润。
然后,从去年初开始,国内几家电商开始一波接一波的价格大战。正是在这个时候,这家电商要求张金华所在的休闲食品企业交纳进场费在内的各种费用,一次就达三四十万元,这相当于一个月的利润。而且,这家电商还要求企业必须缴纳15%的毛利保证。
在交纳各种费用后,去年一年,该食品企业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亏损100多万元。
据了解,今年仅从4月份起,国内就爆发了几轮电商价格大战,京东、亚马逊、天猫、当当网等电商纷纷参战,电商动辄上亿以至上十亿元的补贴、让利,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史上最大规模的价格战”不断被推高。
今年8月15日,爆发震惊业内的“电商价格战”。“零毛利”、“京东卖1元苏宁就敢卖0元”、“国美绝不会比京东苏宁价格高”成为各大电商招揽客户的利器。紧接着,当当、易迅也宣布加入。
价格大战的结果,便是数以万计的供应商买单。
“今年年初,我们企业经过测算,觉得按照这种合作模式,根本赚不到钱,还牵扯了企业进行实体销售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因此想退出来。然而,企业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宣传,再加上有领导建议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目前以线下为主,线下为辅。以后如果情况好转,再进行销售调整。”张金华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只将一些特色干果拿出来与这家电商合作,其余的食品撤出来,一门心思做实体渠道。”
此外,张金华还介绍,与家电等产品完全不同,食品自身的特征非常明显,“比如便利性问题,消费者习惯就近购买食品。还有就是物流成本问题。像我们一袋休闲干果也就十多块钱,但物流成本就占去了1/3,这对于本来就毛利润很低的食品来说,确实是一大瓶颈。”
“按照道理,产品都是由我们厂家生产的,价格应由我们厂家来定。作为电商企业,他们仅仅是提供了销售渠道,他们应赚返点部分。为什么电商为了抢占份额,为了促销,不断发起价格大战,结果却由我们供应商来买单?”张金华表示不理解。
今年2月,一份疑似京东商城与供应商关于“供货商须保证京东商城20%的毛利,且毛利总额不低于100万元;供货商还须向京东缴纳20万品牌服务费”的协议内容曝光。甚至有供应商罗列了“最低进货价”、“京东商城向供应商要求保底返利”、“京东商城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广告费用”对于供应商的霸王条款。
专家指出,电商盈利不应从压榨供应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