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翻番”具有空前的艰巨复杂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双翻番”具有空前的艰巨复杂性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翻番”的目标,首次从定量化角度对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描述。这既是一个庄严的承诺,也是一场主动的挑战。
单独从数字层面看,未来8年内只要保持每年7%多一点的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GDP翻番的目标。基于过去10年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有专家认为“双翻番”的目标并不难实现。但是如果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力做一下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双翻番”是一项涉及经济领域各个层面的系统工程,具有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仅目标中所提出的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而言,就涉及收入分配改革和国企改革两大难题。
从2004年启动收入分配改革调查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但还没有一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对现有利益格局的大幅度、制度化的调整,必然导致既得利益阶层现实利益的损失以及未来获利能力的削弱,而这个阶层显然是相对拥有更大话语权的阶层,在其没有改革动力的情况下,收入分配改革必须要有坚定有力并且全面稳妥的顶层设计,这正是改革的困难所在。
“提低、扩中、控高”是社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识。其中“提低、扩中”的核心是政府让利;而“控高”的核心则是国企改革。
当前,许多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触及底线,在局部地区和行业已经出现了实业空心化的苗头,因此,那种强制企业提高工资标准的思路是不切实际的。要调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首先是地方政府要有放弃利益的决心与行动,切实减少企业的税负,让企业有能力为员工涨工资。
现实中,垄断性国企的收入水平不仅远高于其他企业的水平,而且在垄断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体制内员工”和“劳务派遣工”之间差距巨大的二元化分配方式。“劳务派遣工”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而“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水平,才是这些企业的市场化工资水平。因此,必须从改变垄断企业的用工体制入手,通过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推动薪酬分配的市场化。
从逻辑关系上讲,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前提是GDP翻番。尽管相较于此前10%以上的高速增长,7%—7.5%的增长要求并不算高。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度的GDP总量已经超过7.4万亿美元。这样庞大的基数决定了其不可能一直保持此前的高增长比例。
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我们会发现:此前成就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要素投入、城市化进程以及后发优势都在消失或减弱。特别是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前置性条件,经济增长的难度空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