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8版:活力大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8版            活力大连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打造临港新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福国

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打造临港新城

在大连瓦房店市西北部,昔日宁静的港湾如今热闹非凡:数路建设大军涌入,工程车往来不息。劈山填海,筑石为坝,航道疏浚……

1年之后,这里将具备开航条件,并实现15万吨巨轮进港。5到10年内,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

这就是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作为辽宁省政府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将实现港口、物流、产业、城市“四位一体”,成为全市现代产业聚集区、重大项目承载区、改革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宜居示范区。

10年内建成3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

瓦房店市委常委、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明智,满怀信心地向记者展望,不久的将来,这里将矗立起一座国际化临港工业区,成为大连渤海区域城市组团一颗耀眼的明珠。

刘明智告诉记者,大连是个依港而生、依港而兴的临海城市,近年来,随着大连城市地位的提升,功能的完善,城市对港口的依赖以及城市本身对港口的推动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然而,在大连港口建设的120年历程中,港口对大连前期的推动作用使命基本完成,如今的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已经远远达不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港口的转移迫在眉睫。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带动产业的发展,推动全域城市化步伐,在“十二五”规划中,大连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太平湾再造一个大连港,而临港新城也依托新港而生。目前,太平湾临港经济区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新港建设的一期工程,3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动迁完成了90%,主航道已经投入建设,防护堤以及码头正进入施工阶段。与此同时,临港新城的建设也正式启动。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这座昔日的小渔村将在5年左右可以完成1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10年内完成3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成为能够与现在瓦房店城市规模相呼应的中等城市。刘明智说,近年来,瓦房店市一直领跑整个东北县域经济,但由于农业比重大,城市发展一直在最东端,而北部的城市辐射作用相对薄弱,过了灯火辉煌的鲅鱼圈后,再往南近百公里看不到城市的灯光。太平湾临港新城的兴起,恰恰弥补了大连到营口之间没有城市的缺憾。

实行“港口、物流、城市、产业”四联动

按照规划,太平湾临港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要着力建设第四代绿色智能创新型港口、国家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区域性商品贸易及物流中心和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区。为此,这里将实行“港口、物流、城市、产业”联动,同时推进。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瓦房店市土城乡、永宁镇范围内的陆域面积24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工程共分为两期完成,在港口建设一期工程中,要完成3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建设,最终产业园区规划要达到100平方公里海上面积。

“争取用1年的时间具备开航条件,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航运体系建设,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从一个中等港口向一个现代化大港口迈进。”刘明智告诉记者,此次工程共投资3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0亿元,建成万吨级泊位15个,1年之后,港口将形成1亿吨吞吐规模,并实现15万吨巨轮进港。到港口最终完成,将达到3亿吨吞吐量,成为世界大港。港口的建成,必然会带动港城一体化的发展,成为新城的重要依托。

在未来的几年里,太平湾将建成环渤海地区现代化港口城市,大批农民将从田间走向工厂,从平房搬进高楼。累计整理土地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万以上。

与此同时,按照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第四代港口的规划标准,在港口的东边规划了20多平方公里的物流基地,为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充裕的发展空间。太平湾新港将与西中岛石化基地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落户经济区,金融、房地产开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要求,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管委会代表大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经济、社会及有关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负责开发区域内的动迁工作、建设项目手续核批、完成斑海豹保护区调整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等工作。港口、物流及城市建设以大连港为主,利用大连港百年的管理经验和人才优势,为大连港的闪展腾挪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空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