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价值:不仅仅报道事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锦
记者的价值:不仅仅报道事实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播生态与信息产业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其影响下,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评价标准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记者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身为一名记者,又该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普及,速度异常迅猛。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这种冲击速度之快,带来变化之深刻,是十多年前未曾想到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个“全民记者”时代。所谓“全民记者”时代,就是自媒体时代,一个人人可以运用电脑、手机等网络平台参与信息传播的时代。例如最近网络上纷纷扬扬的“表哥”事件,正是网友在一张偶然的视察照片中发现新闻线索,通过网络的迅速传播,对腐败现象给予了揭露。可以说,这就是“全民记者”的一种行为体现。
2009年3月,我以一封万言信上书温家宝总理,引起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国家信贷走势。正是因为互联网给我这个在体制内已经提前步入赋闲阶段的老记者带来了第二次新闻生命。
互联网的兴起也让我的新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蜕变与升华,为我提供了另一个施展新闻才能的场所。我写博客已经四五年了,写博客要有人看,又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价值追求。而且互联网快速传播新闻的能力使我能够在最短时间了解到经济形势变化,网友的畅所欲言也给我以启发,这些都为我写万言信打下了基础。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的主见能自由地呈达上面。可以说,没有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快速,并打破体制的封闭性,就没有万言信的成功。
由于互联网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现在的新闻传播愈来愈呈现出自由、平等、竞争与民主的倾向,这是互联网时代对待新闻的最大冲击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网络新闻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为民众的政治参与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培育了民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民主监督的效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等特点,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虚假新闻和网民言论的非理性张扬等。这就需要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有力引导与规范。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人民网强国论坛,这可以视为网络引起最高执政者高度重视的标志。在这稍前阶段,很多地方领导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时,总书记把网络引导能力当做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来看,开拓民意诉求渠道,让老百姓有更多话语权,这反映我们党走向民主的勇气和决心,表面看是新闻文化界的事,实质上是中国政治民主的重大标志,也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就包括财经评论员、知名博主。体现出中央对于网络舆论的重视。
互联网是技术,是载体,而内容是根本。好内容加好技术,这是方向。内容在前,技术在后,不可本末倒置。新闻媒体适应互联网时代,要借用互联网技术,但是根本的东西借用不了。传统媒体人要看清楚一些,现在的新闻竞争是体制打破了,打开了围墙,在同一天地下竞争,最重要的是内容的竞争。新闻内容的价值标准起变化了。
新闻前辈范敬宜曾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这句话远未过时。“自媒体”时代来临,记者的职业精神、自律意识、专业水准和公信力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在声音多元、舆情复杂的今天,更要捍卫记者的职业操守,更要以扎根基层、报道事实、还原真相为己任。如果一个记者仅仅是在网上搜索二手新闻,不去了解真相,长此以往,将会是整个新闻行业的痛楚。
一个媒体、一个记者在互联网时代要适应和学习互联网,提高和充实,要创造价值、引领互联网。应该说互联网时代是媒体人才价值再造的时代,媒体新的价值形成的时代。作为记者,我们应该走进互联网时代然后引领这个时代,追求发现思想、引领社会的价值,成为“历史趋势的发现力、国家难题的破解力与社会进步的引领力”,这种价值追求已经突破了体制的约束,是互联网时代体制内外共通的普遍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创造一个新大的空间,形成新的影响力。
可以断定,今后十年,新闻媒体发生的最大变化,必然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价值创新有关,因为我们已经走进这个历史门槛。(作者:著名记者、《中国企业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