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十八大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2012年11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中国产业发展十大趋势中国产业未来发展将体现为智能化、去产能化、品牌化、全球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奎涛 张龙 赵霄 陈玮英

十年,中国产业发展十大趋势中国产业未来发展将体现为智能化、去产能化、品牌化、全球化……

智能化制造业升级向上

壳可以做,但是心脏的东西还做不了。这是中国制造前十年的成就与尴尬,这也表达了未来十年的努力方向。

作为国内最大的防盗门生产企业,从去年起,步阳集团就兴起了新一轮技改热潮。日前,步阳集团董事长徐步云告诉记者,“今后三到五年,我们计划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原有设备三年以内全部淘汰掉。”

“通过新型流水线的研制开发,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大大提高。以组合冲为例,以前5道工序,一道工序12秒,现在就一道工序,12秒就能完成。”徐步云表示,届时工人将减少30%,产能增加30%,全自动流水线有望实现“一块钢板进去、一扇大门出来”的目标。

随着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下对工业生产过程检测、控制、优化等精度的提高,我国制造业智能化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专家表示,目前国外厂商占到市场的70%以上,高端领域达到90%。

在徐步云看来,智能化不仅是企业升级的方向,也是产业转型的方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徐步云启动了总投资达20亿元的智能化自动门产业化项目。“过去的20年,步阳的增速一直保持在20%—30%,这其中也包括经济环境非常恶劣的2012年。”徐步云表示,“再过20年,我们将再造4个步阳。现在看来,此前的发展速度还是慢了。”

步阳的历程正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此前的十年间,中国经济从进口“全球秩序”到与美国和欧盟比肩跻身世界三大巨头之列,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亦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然而,技术创新却成为制造业前进道路上的一个新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今后20年,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在创新和综合竞争力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的绝佳发展机遇期。作为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中国要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线,推进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周济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共性技术,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还可以改变制造业的产业模式,使大中型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转变。

对此,北京数码大方公司总裁雷毅也表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工,形成了工厂的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生产从单个到批量的转变,形成了生产线;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用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新材料实现服务性制造。作为国内工业软件企业龙头,数码大方在其CAD/PLM2013系列软件中就可以把制造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和优化,突破了国外CAD软件的技术壁垒。

过去的成长经验正在成为一种制约。显然,低工资、低质量的经营模式已经面临高风险,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方向的制造业转型扑面而来。不过专家也提醒,对于现在的中国制造业来说,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并不是难题,目前的问题是如果只是在企业的某个局部实现智能化,而又无法保证全局的优化,则这种智能化的意义是有限的。

平台化软件业融合迫近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透露的数据,2011年,中国软件产业收入超过1.84万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并且连续10年保持CDP增速的3倍速度。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将会突破4万亿元。

“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对软件产业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开放式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新时期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赵小凡表示。

中国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7月,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5.4%,增速低于2011年同期4.2个百分点。反映到具体的企业层面,则体现为股份的持续低迷,A股上市的50家软件企业中,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就有23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软件行业实际上已沦落为“制造业”。依赖中小企业用户或某几个行业应用的软件行业,在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需求下滑时,利润率低、营收增长乏力自然接踵而来。

赵小凡也说过,中国3万多家企业共同完成了1.84万亿的收入,只相当于美国前三家软件的收入之和,前百家企业收入之合不如他们一家软件企业的收入。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的背景下,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在所难免。

展望中国软件行业的下一步,杨学山认为,融合将成为关键词之一。首先是要与新的服务业态相融合,结合实际需求,形成一个高效、集成、统一的系统;其次是要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实体中去,和企业发展完整的融合起来。

去产能化钢铁业阻击过剩

“工信部已经和其它部委正在考虑推进一些过剩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日前,工信部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暴露出了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等很多问题。从未来看,兼并重组是较为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行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在推进重组层面,地方政府方面的阻力要小一些。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此前出台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淘汰钢铁产能9600万吨。工信部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

“造成钢铁行业目前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泡沫破裂后的产能过剩。接下来,钢铁行业一定是一个通过技术创新寻找新的需求机会和落后、亏损的产能退出的过程。”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在近日表示。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1月至9月钢铁产业重点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572.5亿元,同比下降6.5%。9月重点企业亏损23.8亿元,1月至9月累计亏损5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

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淘汰落后的重要性。国内已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2012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959万吨、炼钢产能1376.8万吨,均超过工信部下达的目标任务。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酝酿推动钢铁业兼并重组,让不少钢企“人人自危”。

南方一家中型钢企董事长向记者表示:“钢价下跌时,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谁也不大幅度减产。钢价稍微上涨,产能马上就释放,造成钢价马上走低,现在钢铁业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真是要能推动跨区域重组,我就算被重组,也认了。”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该董事长说,从目前来看,产能过剩造成的行业压力,有助于推动钢企的重组。

品牌化纺织业转移重心

“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未来十年中应更注重品牌化发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李当岐在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对记者表示。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6394亿元;1—9月,纺织行业出口1927亿元。

从数量增长上看,中国纺织服装业无疑度过了一个“黄金期”。但飞速发展的背后是由低价劳动力、低利润和高能耗换来的。由于缺少高附加值,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的中高端产品竞争力并不强。

今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特别提出有关品牌建设的发展目标:即品牌价值大幅提升,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到2020年,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0%的领军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利润总额占50%以上,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成倍提高。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整体水平较低,起步较晚。对此,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彭桂福建议,在这轮更快速和严格的转型升级中,企业必须做好品牌建设。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曾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在注重依托内需市场土壤培育、发展自主品牌的同时,近两年,纺织企业通过跨国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及营销渠道的实践不断增加,一些骨干企业已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跨国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与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

“中国品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认为,“关键是品牌应该学会分类,并不是每个品牌都要做成国际品牌,可以分为区域、单类或全产品品牌。”

随着消费市场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未来中国纺织服装市场将出现需求更加细分化的局面。李当岐认为,企业应首先明确品牌定位,根据品牌定位建设品牌文化。同时,品牌建设还要在宏观上对企业文化、制度建设、营销管理制度和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考虑。

“经济不好时谁都来做,很难体现一个设计师的价值和一个创作者作品的价值。现在我很开心,因为同质化严重和没有设计成分的品牌将被淘汰,好的产品最后才会被留下来”,适逢成立15周年的广州卡宾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卡宾告诉记者。

消费市场的个性化趋势,也让部分品牌将危机当做赢得发展空间的机会。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卡宾甚至希望“金融危机来得更大一点,更惨烈一点”。

去暴利:房地产难反弹

“在城市化现在二十年和今后二十年的过程中,房地产只要贴着城市化的过程在走,你用什么样的模式都不可能亏钱。”11月4日,建业地产董事长胡葆森在搜狐企业家年会上表示,未来的城市化还有二十年不断加速的时期,房地产行业不需要在模式上做太多的创新,只要把自己心理投资盈利的预期稍微下调一下,把自己产品和服务更加重视一下,房地产行业在未来的十年能够做到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太难的事情。

“商业利润率在2%、3%,工业平均利润率不到5%。如果相对工业和商业的平均利润率来讲,房地产行业过去二十年确实处于一个高利润时期。”胡葆森表示,地价、房价被有效的控制,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现在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就现在这两年而言,平均利润率在10%或者是多一点。所以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

不过,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夏斌表示,房地产调控方向绝不会变,“千万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再幻想房地产市场来个大反弹。”

大发展:新能源爆发期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将达到约3亿平方米,加上其他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可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到2020年的时候,新能源各个方面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了。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4.2亿KW、风电2亿KW、太阳能5000万KW。照此计算,到“十二五”结束,我国煤电发电比例将降至60%左右。从远期来看,至2050年,煤电发电比例将降至40%。

“10年后排除水电新能源应该能占到能源结构的10%左右,”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新能源会迎来大的发展期。

深加工:有色金属转身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还处在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尚未形成,上下游行业的结构失衡日趋严重。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还不能实现国产化。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将由2010年的8%增加到15%。这表明,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有关人士认为,由于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有望改变目前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属性大、行业内企业特别是下游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的局面,并且符合当前“节能减排”大趋势,因此在未来“精深加工”很有可能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

大数据:互联网新飞跃

1分钟内,微博、推特上新发的数据量超过10万,acebook上新发布70万条信息,YouTube有200万次观赏。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

大数据分析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热点。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曾预计,大数据今年将直接或间接拉动全球960亿美元的IT支出,这一数据在2013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2016年达到2320亿美元,2015年全球将会新增440万个IT工作岗位以支持大数据。

即便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距离真正爆发期还有一段距离,在未来五年内,会加快发展的速度,但还将处于发展的阶段。

体验性:消费电子跨界

每年的11月份,历时两个月的北京数字娱乐消费节就会启幕,这是北京市商务部的年底重头戏。“以体验拉动消费”成为今年的主题,这也将是未来消费电子的一个发展趋势。日益饱和的消费电子市场,越来越多的用户基本需求得到全面满足后,剩下的“体验性需求”则逻辑大为不同:基本需求取决于功能,而体验需求取决于用户感知。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第一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追求更便捷、人性化、开源开放、平台共享成为业界领导人共识,包括人机交互需求,如语音控制和手势识别在内的“云应用”将进一步将消费电子产品往智能化方向推进,体验消费将成为一种商业潮流。

苹果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弱化手机功能,“其实苹果的成功,是完整产品的成功,也是客户体验的成功。苹果做的每个产品最讲究的是体验,五官的刺激”。这是知名咨询专家高建华在影响力·中国CEO高峰论坛上的一个论点。在高建华看来,“看山不是山”才是体验消费的直观表达。

全球化:移动互联疾行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5.2亿人次。到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如今,借助智能终端的全球化发展所形成的新契机,移动互联网全球化已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共识。

客观而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还并不能让人满意。以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为例,上榜的中国公司绝大部分用户都在中国本土,而上榜的美国公司超过2/3的用户都在美国本土以外。“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是当前对互联网格局的一种描述。

相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海外市场更多考验着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强调产品本身特点,对于专利及知识产权的投入极大,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创业者及投资者的盈利提供保证。下一个Instagram是否会在国内移动互联企业中诞生?或许值得期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