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产业公司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赛维获注资推倒光伏国有化骨牌?业界警示国有化加重国企负担,并对小型光伏企业自救寄予厚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赛维获注资推倒光伏国有化骨牌?业界警示国有化加重国企负担,并对小型光伏企业自救寄予厚望

CNS供图

拯救光伏还是光伏自救?

在供应商的声讨中与业界的猜测中,江西赛维LDK走上了国有化之路。

虽然此前对于赛维LDK国有化早有传言,但消息一出还是在业界引起不小的波澜。人们感叹连赛维LDK都国有化的同时,东营光伏被曝出国有化的消息。谁将是下一个被国有化的企业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光伏突围只能国有化吗?

东营光伏否认国有化中断

10月22日,江西赛维LDK突然宣布,公司已与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根据协议,恒瑞新能源将以0.86美元/ADS的价格收购赛维近期发行的普通股,相当于赛维LDK此次增发前全部发行及流通股本的19.9%,锁定期180天。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新能源是一家今年9月底刚刚成立的公司,两大股东分别为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占股60%、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占股40%。

就在消息发布的同一周,10月25日,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赛维LDK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和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毫无疑问,江西恒瑞新能源和中材国际的进入为赛维带来了转机。

这种转机是否会在无锡尚德上演?无锡尚德目前也濒临破产边缘。

事实上,尚德国有的消息也从未停息,9月以来一直有无锡国联将接盘尚德的消息。但尚德方面始终三缄其口。

就在光伏国有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东营光伏率先国有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媒体报道,东营市国资委作为东营市政府代表持有CNPV(东营光伏)51%股份,并拥有运营决策权。

对此,东营光伏集团一位女性工作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现在的消息都是传言。”然后以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挂断了电话。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东营光伏底价可能在1000万美元。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光伏企业因为“双反”受国外市场封杀,而国内市场还没有打开,产能过剩、债台高筑的矛盾已经达到爆发点,国资出手相救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但在现供职晶澳的IMSResearch原资深光伏分析师王润川看来,光伏国有只会更难受,整合更慢,“没有企业倒闭,将继续恶性竞争。”

目前企业面临的状况,首先需要靠自身,而不能一直依靠外围的力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基伟业购买19.9%的股份,对赛维有点杯水车薪,折算下来实际注资只有1亿多元。这只能说是调整中的一项措施,并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要国产化,是根据每个企业自身的情况,来采取不同形式进行调整。比如有的企业,凭借自身能力能够渡过危机,而有的企业如赛维、尚德等自身债务都相对比较重,那么需要进行兼并重组来完成企业调整。

国企成本制约整合力度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注资光伏需要勇气与胆魄。

国有企业在注资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债务,“比如赛维、尚德,假如国企都收购过来了,那么同时也继承了债务。”孟宪淦直言,“国企自己也会考虑,这么做是否合算。”

企业自己救不了,但谁也帮不了。孟宪淦认为,国有化只能看做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的一点有效措施,但不能看做是国有化的潮流。“一个是买不起,光伏前十家,资产负债共计1100亿,如果国有企业都买下来需要拿出1100亿元,买下来,企业就背负了一个大包袱,这等于市场还是没有,那它重新又活不下去。”

王润川认为,目前市场没问题,而问题主要是无序竞争,产能上得太快而以。

“从长远来看,光伏国有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取决于政府是否把光伏产业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能源产业予以干涉,若是如此,光伏行业市场化将一去不复返。”萧函表示。

而光伏企业的国有化,对行业发展帮助有限。孟宪淦称,以赛维为例,其产品竞争力并不是很好,即使救它,它的市场竞争力还是不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赛维做万吨项目花了100亿元,而保利协鑫6万吨的项目花了200亿元。

“因为现在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下降的矛盾,如果说把大家都救活了,那么产能将达到40吉瓦到50吉瓦,那么市场在哪呢,那么还是活不了,现在的问题不是都要国有化,而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光伏产业的规模,使得过去自由、无序、盲目发展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孟宪淦表示。

“恰恰是有些小企业,债务少,而且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市场开发方面又具有地方优势,有可能这些企业能够活下去,反倒是赛维尚德生存下去很难。”孟宪淦这样说。

这是否说明光伏企业需要做精某一方面,而不要将产业链做得太长。孟宪淦表示,“这正是我们以前失策的地方,我们过去老是追求全产业链,肥水不外流,但是忽略了战线拉得太长,企业管理、资金都要达到很大的规模和很高的水平,这就使得企业抵抗风险的水平越来越大,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一下就措手不及。这也是行业需要反思的地方。”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