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模式掣肘政策性融资路径再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打破模式掣肘政策性融资路径再探
在国家大力提倡加快产业调整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政策性融资则被寄予厚望。
近年来,在融资渠道有限但资金需求巨大的情况下,兼具协调政府经济目标与市场运作手段双重特征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然而随着平台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各种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的瓶颈。
在此背景下,规范和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引导其发挥积极正面的投融资作用已迫在眉睫。
政策性融资路径释义
今年7月31日以来,证监会IPO审核出现了长达2个多月的空窗期。9月24日重启审批后,仅4家公司上会,过会率仅为25%。业内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发审委有意收紧企业过会尺度。而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10月12日,排队等待上市的公司已多达819家。
相对而言,针对性强、金额大、成本低、时间短、风险小的政策性融资则成为满足相关企业融资需求的另一条可选路径。
不过,这条路径往往不被企业重视。
赛迪投资顾问副总裁付长文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看法说,许多企业不太了解政府的扶持政策,更难谈到加以运用。因此政策性融资是经常被企业忽视的一种融资工具。
赛迪投资顾问总裁张涛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现了财政手段与金融手段的有机结合。在融资层面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具有财政“无偿支付”与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机制。在投资层面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兼有财政投资项目的非营利性、风险的“硬担保性”与金融投资项目的营利性、效益性。因此,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无偿与有偿的有机结合。
付长文认为,企业应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通过争取政策性贷款、政策性担保、无偿补助、财政贴息、专项扶持基金等资金支持,并以此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随着经济的前行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投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发展中面临发展刚性,融资-投资存在缺口;资源单一,融资方式不可持续;多重支出,利润来源难以保障;债务过多,未来清偿面临困境等问题。
其实,平台的资金压力不仅来自于投资需求大与融资渠道窄的矛盾,还缘于平台高投入与低收益的矛盾。为满足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诉求,平台需要投资于规模大、回收期长、收益低的基础设施项目。而高投入与低收益的投资项目使平台无法获得利润收入,使其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地方融资平台的创新驱动
虽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其备受诟病,但其操作便捷以及相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而言巨大的融资规模仍使其具备适用性。专家认为,相比之下,发展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近年来,遵循“产品向规模企业集中,市场向名牌产品集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效益向高新企业集中”的发展规律,而一些区域企业则面临竞争力不足、地域限制明显的发展瓶颈。对此,各地必须加快本地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
而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密切联系及不可或缺,因此探讨出一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联动平台与当地企业的发展则成为培育各地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专家指出,要真正做到“创新驱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就必须依托政府与市场,实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尝试以下三种路径进行创新发展:一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寻求较大的盈利空间和发展潜力;二是积极参与民生建设,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获得公租房、限价房等投资收益;三是配合政府参股基金,按照地方政府的产业布局,通过运作风险投资获取收益,同时引导并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