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人文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奖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演绎着一场魔幻与现实交织的叙事:诺奖对作家的“点金”之速堪称“魔幻”,而因此带来的巨大商业效应却无比“现实”。诺奖更像是一架动力十足的商业机器。

诺贝尔文学奖:艺术与商业之间的魔幻与现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

诺贝尔文学奖:艺术与商业之间的魔幻与现实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

在奖座之下,文学奖也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演绎着一场魔幻与现实交织的叙事:诺奖对作家的“点金”之速堪称“魔幻”,而因此带来的巨大商业效应却无比“现实”。

诺贝尔基金运作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运营

每年九、十月,是世界出版商的

“赶集季”。许多作家纷纷出版新作,以至于常常形成拥堵的“文学出版大塞车”。这一切都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日在十月。

与出版商大战一起开锣的还有被称为“诺贝尔文学奖竞猜游戏”的博彩业。随着莫言的获奖,英国立博博彩公司今年已是第5次命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该公司发言人拒绝透露要为此付多少钱,但显然已经赚得盆满钵溢。

博彩公司和出版商会各自迎来他们的十月收获,但最令人瞩目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强调表现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生态”的深切关注,而不是在为当今评选畅销书和流行作家。然而,奖项评出的结果却往往产生了又一位新的畅销作家。从高额奖金到出版业,从影视改编到博彩业,诺贝尔文学奖的品牌含金量,使它更像是一架动力十足的商业机器。

诺贝尔奖致力于关注文学本身价值与精神追求,但却从未能抛弃商业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正是诺贝尔基金运作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运营。诺贝尔基金一半资产投资于股市、20%左右的资金投资债券,亦是一种延续多年的运作方式。此番莫言得奖所收获的奖金750万元和去年相比,显得有所“缩水”,原因正在于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利。

诺贝尔文学奖旨在“发现”作家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不但促成作家的作品走向经典,也在商业上最终成就了他们。

“同样一本书,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预付版税能翻10倍。”这已经成为出版界心照不宣的规则。

一些诺奖得主的作品,往往都能在获奖前后感受到截然迥异的“待遇”。200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原先寂寂无名,得奖后知名度直线上升,仅一部代表作就连续加印7.4万册,这在人口仅1000万的匈牙利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奖后,其作品立即在出版界引发图书版权争夺大战,全世界的出版巨头纷纷向他投来合作意向。在我国图书市场,搭着诺奖的顺风车,国内某出版公司推出的6本帕慕克作品,也都本本热销。

“多亏了诺奖,让我还清以前欠银行的一大笔钱,现在我自由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说。

诺贝尔文学奖的商业价值,来源于该奖项的世界知名度。尽管近年来,诺奖得主所引起的争议越来越大,在世界各大文学奖项中,但其品牌含金量和因此附带的商业效应仍无可匹敌。

在莫言被宣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官方网站就“你读过莫言的任何作品吗?”发起一项调查,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示读过莫言的作品。随着奖项揭晓,莫言的书在法兰克福书展被抢购一空。由莫言引发的商业效应以中国为中心,向全世界散发。

在国人的期待中,莫言终于走到文学的一座顶级殿堂,但同时也迈入了另一座“殿堂”———看上去更为“务实”的商业成功。

版税激增:“文学上的马太效应”

诗人余光中曾说,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世界文学的唯一标准。然而像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含金量巨大的文学奖项,拥有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却是独此一家。

在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看来,诺奖改变了“别人看待他的方式”,不仅收获财富,更树立名誉。

援引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洁的话说,“出版诺贝尔得奖作家作品,就是觉得它能够对出版社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有好处,在商业赢利上远远不如引进通俗小说,也成不了畅销书,就是小赚不赔赚个吆喝。”(下转第十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