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要闻
 

2012年10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在优化中扩张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在优化中扩张

(上接G01版)

中粮在“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高歌猛进;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立足工程,在确保化工石化传统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不断向有技术、设计优势的上下游产业拓展。更多的中央企业则围绕原有主营业务进行产业链的渗透。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跨金融热成为近两年央企扩展产业链,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又一例证。

中航工业、国家电网、中石油、宝钢集团、五矿、中粮、中国化学等央企都早已通过自建或者参股、收购搭建起金融架构。有媒体统计披露,目前117家央企中,有90多家不同程度上涉足金融业。

节省大笔融资成本、企业自身的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等大量的金融服务是央企进军金融业的内在逻辑。专家表示,产融结合有利于各业务的优势,发挥协同效应。

产业链的纵深带来的协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其中蕴藏的风险也不小。据悉,国资委已经密切关注央企的金融类投资,未来还将督促央企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粗放式到精细化管理

伴随着央企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的优化变得越来越迫切。

近几年央企高速发展,规模扩张很快,但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并没有与之相匹配,食而不化、管而不控、集而不团的现象普遍存在。

比如在风险管理方面。风险管理能力不强的企业扩张得非常快,导致了一些风险事件发生,教训十分深刻。而风险管理工作较好的企业扩张就比较适度、发展也比较稳健。

不止风险管理,央企投资决策、管理信息化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的快速扩张、庞大的规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央企在忙于对外扩张的时候,无暇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同时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膨胀也掩盖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疏漏与不足。”安林表示,但是当外部环境恶化,企业经营业绩遭遇严峻考验之时,企业管理的好坏便凸显出来,“强而有力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渡过危机,相反则可能被危机冲垮。”

以北京求是联合服务的中钢为例,安林指出,经历近几年快速发展,中钢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覆盖钢铁产业链的多元化业务体系。然而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难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管控模式、组织结构等集团管理体系的诸多方面需要进行适应性升级。

国资委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管理对央企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而为了提高央企的管理水平,国资委决定把今明两年作为央企管理提升年,集中在产权、投资决策、社会责任等13个方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

对于选择此时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原因,国资委主任王勇指出,宏观经济形势趋紧,正是企业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利时机,既对企业解决矛盾和问题形成倒逼压力,又为企业强化管理创造相对好的环境,进行管理变革的阻力和成本也相对降低,变革的效果可能更好。

“管理提升有助于央企强化最为基础与核心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确保企业能够做强做久的基本保障。”安林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