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产业公司
 

2012年10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游经济:利润可以在门票之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旅游经济:利润可以在门票之外

黄金周出门旅游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总是有那么一些状况让游客们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断高涨的景区门票价格就屡次遭遇游客集体吐槽,但吐槽归吐槽,价格照涨不误,黄金周期间一些景区更是在门票上玩起了“报复性涨价”的猫腻,不少网友惊呼祖国的秀美河山成了“看不起”的风景。有网友调侃说,如果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生活在现代社会,他们就写不出流传千古的好诗篇,因为他们付不起高昂的景点门票。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一些地区和部门双眼不离门票,把门票当做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认为,把旅游收入寄托在门票上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某种程度上,门票经济已经成为阻碍旅游产业做优做强的一块绊脚石。当下,旅游行业亟须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每到黄金周的时候,关于国内景区门票价格的问题就会成为网友谈论和吐槽的主题,今年似乎也依然延续着这一“传统”。假期还没到,一则关于中外景区门票价格的微博便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直到假期结束,仍然没有减热的迹象。在这则微博中,网友吐槽称世界景区门票中国最贵,并列举出国内外众多景区价格进行对比。该微博称门票价格九寨沟310元,张家界245元,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折合人民币只75元;法国卢浮宫只80元,俄克里姆林宫40元,印泰姬陵2.5元;武夷山250元,黄山230元,日本富士山免费,尼亚加拉瀑布免费。有网友调侃说目前国内景区价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张家界等于三个卢浮宫”。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某门户网站上的调查显示,89.2%的人认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严重影响旅游热情”。国内权威旅游研究机构与携程网今年4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也证实,门票花费在旅游花销中占比最大,达到21.92%。61%的受访者认为5A景区的票价应该在60元以内。而《经济参考报》最近的统计发现,全国130家5A级景区中接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超过一成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

这也不由让人想到峨眉山景区上市15年后,其门票和索道收入依然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3%左右,而宾馆酒店服务收入仅占到23%。当然,峨眉山景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高价门票式的“门票经济”是国内景区的通病。

旅游产业发展到今天,总体产业规模和就业人口数量都已经非常庞大,已经成为不少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加上旅游业绿色低污染,行业辐射范围广,能够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各地政府可以说都很重视旅游业,积极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甚至想方设法创造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光临。但是不断增长的门票价格似乎让现实正在离这种初衷越来越远。

就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景区单纯依赖门票创收的做法也是不明智的。在旅游经济的系统工程中,门票只是一个环节。如果门票价格合理,将大大提升景区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说的稍微学术化点,就是旅游产业亟须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所谓门票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旅游市场内,经营者和管理者以收取门票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旅游经济。相对于产业经济而言,门票经济过重地依赖门票收入,景区门票在游客消费中所占比重过大。

产业经济则不仅仅靠门票收入,相对来说,它更侧重于由于景区的存在所带动的旅游业内部其它部门经济的增长,侧重于景区对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门票”仅仅是拉动产业发展的手段和途径,门票收入仅仅是旅游收入的一小部分。

杭州西湖的免费实践就是一个不错的转型。资料显示,杭州西湖自2003年开始实行免费以来,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和关联产业的发展。西湖景区放弃以提高门票价格实现创收的“门票经济”发展思路却带来许多“意外”收获。实际上,免票的西湖为杭州每年创造了数百亿的间接收益,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从物质层面上,门票免费模式带动了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一条“旅游经济”产业链的繁荣;从精神层面上,门票免费模式则拉近了游人和这座城市,乃至秀美河山的距离。

摆脱门票经济的惯性思维,让当代的李白、杜甫也能遍游中国大好河山,以产业经济的思路来推进景区发展和提升,强化综合收入模式,做长旅游产业链,做大旅游产业,深入带动发展旅游要素和关联产业,愿中国旅游业的转型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