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资源化:资源性省份综改全面铺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去资源化:资源性省份综改全面铺开
转型之路岂非朝夕之事,很多资源型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至今仍未实现突围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终于获批了。
历经1年多的等待,无数次的修改,“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山西省发改委主任、山西省转型综改办主任王赋表示,总体方案科学规划了到2020年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的整体思路,山西转型综改试验的主要任务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四大领域。
在专家看来,山西转型应因地制宜适当向环保产业发展。
一天核准九个项目
“一煤独大”的山西,119个县(市、区)中有94个产煤县,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30亿吨,其中100亿吨煤调运省外,资源型经济在全国最具典型性。
此次国务院批复的山西综改《方案》将在产业转型、财税政策、土地管理制度、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统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投资、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共10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山西转型发展。
山西综改的时间表也随之敲定:到2015年,山西初步形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力争用20至30年的时间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全国上游。
“关键就在产业的升级上。”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澄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在煤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做精做细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修复环境,用产业升级所实现的利润来修复环境。“沿着煤化工这条路是可走的,但要注意水和污染的问题。煤化工需要大量的水,而山西恰恰受制约的就是水。同时,煤化工本身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可能还将加大污染。”
“但转型到其他行业比较困难。”在刘澄看来,山西省不具备研究基础、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因此在山西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比较困难。
就在山西省政府宣布《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后的第一周,9月18日,山西省发改委密集核准批复了九个与新能源有关的项目,主要是风力发电项目和光伏电站项目。这被看做是山西转型已开始行动。
山西应该“避免与其他省市雷同,否则可能导致新产业反而不新了,产业未老先衰,竞争过度”。刘澄认为,20年到30年的规划尽可能贴近实际,并且长期地坚持下去。
“逼出”环保产业
转型之路岂非朝夕之事,很多资源型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至今仍未实现突围。
山西省发改委宣称,一批先行先试试点已率先铺开,重大标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特别是转型项目成为投资重点,新兴产业、非煤产业和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山西模式”已经初具雏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西企业负责人讲,“大家都很希望能够转,只是不知道怎么能更好地转,这需要成本、需要时间。”
在刘澄看来,山西除了延长煤产业链之外,“其他很难发展得更好,从某种程度上讲,发展风电已经不是高新技术产业了。如果是建风电场那是拿钱就做,如果是发展风电制造设备可能还有一些技术含量。发展风电场可能又变成走老路,发完风电没处用。既然搞产业规划就应该站得高立得远,一定要有高度顶天立地,在产业发展上有前瞻性。”
与山西现有条件相结合,刘澄认为,山西可以适当发展环保产业,“本身污染比较重,结合治理污染,在有需求的情况下,逼出一些环保产业。同时,山西可以发展节水农业、节水技术,有特长反而有可能有应用价值。”
但刘澄所提出的环保产业与《方案》中生态修复不能等同。刘澄表示,“生态修复大多是买成形的技术,从其他地方购买,但山西应该成为技术的输出方。这就如同做风电,一种是买来设备就应用,另一种是本身能制造风电设备做输出,两张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