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十八大"特别报道 上一版3
第28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2012年9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的脚步已经走过10个年头。中央企业,中国道路。全世界都在适应这个重新走向舞台中央的大国,希望从它的足迹里,解读这条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

从“五龙治水”到一统天下———十六大以来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述评之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蒋皓吴洁敏

从“五龙治水”到一统天下———十六大以来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述评之二

王利博制图

10年国企改革,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焦点。

任何一个人都会承认,中国国企由2/3亏损到全面复苏与崛起,是迈入21世纪后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在这之前,中小企业改革、困难企业大规模关闭破产,风险迭起,群体性事件不断。1997年以后,国企改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八字方针出台,裁员最多的轻纺工业,光上海砸锭就造成几十万人下岗。有一个统计,那几年前后算下来下岗分流人数达6000万人。

到了2002年,国有实体企业局面改观。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央企生产的产品,不仅种类不同,而且所属产业各异。央企横跨石油、煤炭、电力、电信、化工、钢铁、矿业、航空、航运、军工、汽车、建材、建筑、房地产、农业等近50个行业,在出资人代表方面,无法实行统筹归一的管理。“五龙治水”,盲目多元、治理松散。

好几个部门分割行使职能。对于一个国有大型企业来说,中央企业工委负责这些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即“管人”。而“管资产”、“管事”这两个权力,又分别由财政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掌管。进出口贸易、农产品由国家计委管,工业品和原材料是国家经贸委管,其他技术等由外经贸部管。如果按照出资人的三大权能———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来细分,则有多达9个部门在负责。这种分割行使出资人的权力,使得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非常低下。

此外,加入世贸组织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出资人的职能分开,要求企业产权主体明确。

开启国有资产管理新纪元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决定设立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国资委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国资委的成立,是一种全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同时也代表着改革理念的重塑,意味着国有资产管理的“五龙治水”局面结束。

国资委主要归并了原来三个部委的职能:一是中央企业工委的全部职能;二是国家经贸委指导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等几个职能;三是财政部的一部分职能,例如财政部负责的国有资产的登记、处置等。此外,劳动部负责的工资总额的管理并入国资委。

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标志着管理196户中央企业7万多亿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开始运行。

国资委的主要职能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拟订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定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央企业工委的一位官员称:“国资体制改革的历程中,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强势机构,把管资产和管人、管事全部结合起来。”它既不是行政部门,也不是事业单位,而是首次出现的所谓“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它将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但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将使国家对这些国有资产的管理更加顺畅。

全国政协委员吴敬琏认为,中央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有资产的流动重组提供了体制保障。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向市场经济方向迈进的,方向很好,但应着重于机制改革,而不仅仅是机构设置本身。

吴敬琏说,国资委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效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将有效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和社会监管职能分开;“管人”要解决好管什么人的问题;“管事”要解决好管到什么程度。这一点至关重要。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起草人张卓元说,国资委怎么监管国有企业,怎么做到管市场、管人、管事的结合,这还需要总结经验,还要实践。

回顾改革十年成就斐然

历史的脚步已经走过10个年头。中央企业,中国道路。全世界都在适应这个重新走向舞台中央的大国,希望从它的足迹里,解读这条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

2002年,中国建材总公司资不抵债,大门被封着,银行不肯贷款,汽车被债权人拉走。上百家央企当时都处在这种落魄状态。

10年后,这家企业销售额从20亿变成2000亿,整整提高了100倍!

2002年到2011年间,国资委所管辖的央企由196家减少到118家。数量在减少,总量却在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影响力、控制力大大增强。

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24.3万亿元,向着做大的方向不断挺进。央企的营业收入从2002年的3.3万亿元增至2011年的20.2万亿元,增长6倍多。实现利润总额由2002年的2636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4989亿元,上缴税金从2914亿元增加到超过1.7万亿元,为国家财政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结构布局初步完成,而且成绩斐然。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的时候,主要分布在21个大的板块或行业,经过10年,85%的国有资产集中在了8大行业,比如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航天航空、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行业,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

1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国有企业、中华民族的命运,乃至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