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2年9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盟制裁光伏产业并非完全是坏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宁

欧盟制裁光伏产业并非完全是坏事

“反倾销”、“200亿美元”,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两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名词。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通知正式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这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悬在中国光伏企业头上这把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光伏产业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然而凡事看两面,欧盟的大规模制裁,或许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

中国光伏产业真正的危机并不是反倾销案,而是核心竞争力不足以及过度依赖出口市场等问题。欧美的反倾销调查,不过是将潜在危机提前了而已。

而从本质上看,光伏行业只是三来一补的低端外贸模式的翻版,虽然隶属高科技的新能源领域,实际上却是劳力出售者。所以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过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口号喊了许多年,到现在走的仍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数量型、粗放型老路。

光伏行业的困境,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成为向国外输出廉价产品的制造车间,就永远没有主动权,没有技术核心,最终也没有市场进入权,而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摩擦下,任何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都将是对中国制造业的致命打击。

所以,之所以说欧盟制裁光伏产业未尝不是好事,就在于绝境之中,才更有生存的欲望,才能迫使光伏行业痛定思痛,寻找危机产生的根源。

推进光伏企业转型升级,要推进企业向内外销兼顾转变,大力开发国内市场,这是光伏危机的燃眉之急。我国光伏产业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很高,遭遇到的贸易保护主义牵制也日益严重。因此,企业必须立足于开拓国内市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充分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

当然,推进光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还是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新能源是未来的新兴产业,发达国家要发展实体经济,重振制造业,一定会选择这样的朝阳产业与我们竞争。如若不掌握核心技术,单一依靠装备、产能推动发展,重复过去的低端加工,光伏产业就不会有明天。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能力储备,推动质量的提升,优化成本结构,才是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引擎。

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已经将中国光伏行业逼入绝境,但这并非完全是件坏事。绝处仍能逢生,如果光伏企业能从这次危机中找出原因,快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危机就能成为生机。

而光伏企业的现状,也给其他行业敲响了警钟:唯有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光伏企业的今日,就将是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