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宏观
 

2012年9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撒项目、争项目
游戏亟须改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研究员吴要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撒项目、争项目游戏亟须改变

近日,发改委两天之内集中公布总额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项目引起了业界人士的热议。有观点认为,以基建投资来维系经济“稳增长”,表面看起来是提振信心,但大规模投资刺激,并不能真正解决经济问题,反而会带来通胀问题。

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研究员吴要武,吴要武表示,“上次的4万亿是以货币投入为主,引发了随后的通货膨胀;这次的1万亿主要是财政投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估计会小一些。从发改委已批复的60个项目看,今年的1万亿主要投向基础设施且偏向中西部地区。在所有的政府投资中,投向教育和基础设施是相对安全的。”

《中国企业报》:从目的上来说,此次推出的1万亿与2008年的4万亿有何不同?

吴要武:从目的上看,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保经济增长。对政府来说,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能解决很多问题。上次的4万亿是以货币投入为主,引发了随后的通货膨胀;这次的1万亿主要是财政投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估计会小一些。

投入1万亿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增加基础设施的供给,带动相关行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振企业信心。在经济萧条阶段,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搞一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个常用的手段。

《中国企业报》:如今的经济形势跟2008年又有何不同?

吴要武:2008年发生了金融危机,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外部冲击。今天,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了极限,是个资源禀赋的变化。

一些政府官员在讨论上次的4万亿投资成果时,认为稳定了增长,保护了就业。客观地说,4万亿的效果如何大家并不真的清楚,因为这需要科学评估。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部门或学者对这个投资效果进行严格评估。到底对增长起到了多大的贡献,对市场机制产生了多大的损害等(目前仍无明确结论)。

但大家能共同感受到的是,上次的4万亿干预,提供了通货膨胀水平,强化了垄断的力量,腐败滋生,弱化了市场的作用,削弱了民营经济部门。另一方面政府“维稳”的压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严重。

《中国企业报》:2008年的4万亿造成了此后的几年流动性泛滥,如今的1万亿会吗?

吴要武:这次的1万亿对流动性的影响估计不会太大。

但我们有必要反问一下:经济周期出现波动就像四季变化一般是正常现象,如果把萧条视为自然界的冬天,那么,谁敢说我们不需要冬天呢?当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时,会淘汰掉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企业。有生命力的企业则会利用萧条阶段安排投资,进行技术升级,准备下一轮的扩张。好企业替代差企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人为的干预,只会降低市场微观主体的生命力,降低发展的质量。

这10年,经济虽然高速增长,但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满,认为自己没有公平分享到发展的成果,被相对剥夺了。如果高速增长没有带来社会稳定和大多数人的赞同,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一下:现在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出了什么问题?

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对内开放,降低行业门槛,调动起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一起发挥优势,创造财富。

《中国企业报》:您预计这1万亿会如何分配?跟2008年有什么样的不同?

吴要武:从发改委已批复的60个项目看,主要投向基础设施且偏向中西部地区。在所有的政府投资中,投向教育和基础设施是相对安全的。

但要弄清楚的是,中国政府的支出模式是:中央政府的项目就像一个公共物品,谁能争取到就是谁的。每个地方政府都要花大力气来游说中央政府,“我的项目是好的”。项目的预期效益如何,发改委并未真做评估,但只要能说动他们,就可能拿到项目。

这个支出模式不改变,周瑜打黄盖式的“撒项目、争项目”的游戏就无法避免。由于在政府支出模式上没有什么改革,比起上次的4万亿,这1万亿未必能花得更有效率一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