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央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央企
 

2012年9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9月3日—9月9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9月3日—9月9日)

央企负责人职务消费将被重点监管

事件概述:为了防止央企“一把手”一人独大、遏制国企腐败孳生,央企负责人受到的监督将日益严格。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座谈会。百姓关心、领导关注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职务消费成为年内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

网络舆情:国企尤其是央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问题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也涉及国有资产监管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不少网友对新措施表示了赞赏。广西网友“喜乐翁1018671447”说:“虽有些晚但有这种措施总比没有好!但望良好的开端能持续深化。”此外,也有不少网友担心监管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云南昆明网友“来伊俎踏”指出“关键在怎么监管,谁监督,怎么监督,监督出来问题怎么处理,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良好的平台来监督和制约,一切都还只是说说而已。”深圳网友“营造环保”建议说“应该每月张榜公布,让大家监督,形成常态机制。”山西网友认为“央企负责人或第一把手,不应当有一个人动用资金消费的权力,要消费报销,必须要经过多数人的讨论和通过,或有一个约束机构审查。”

点评: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和中坚,对地方国有企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中央企业负责人不仅要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走在前列,还要在包括规范职务消费在内的廉洁从业上做出表率。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设计是保证。未来央企更需要不断加强对职务消费行为的约束、管理和监督的制度探索,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进一步明确职务消费的具体项目、人员范围和费用标准,确保职务消费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神华集团首获成品油经营资格 油企三足鼎立格局被指或生变

事件概述:近日,神华集团的首座加油站在鄂尔多斯开张营业,销售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生产的成品油。有分析师认为,这将促使成品油市场新格局的形成。非油企业进军成品油零售市场,能否撼动三大油企的地位,成为近来网友议论焦点。

网络舆情:三大油企鼎足之势已经持续多年,神华集团的加入给网友带来不少想象。网友“今夏只爱王老吉”直言道:“好消息。”上海网友“赵巍春”留言“期待是个好的开端。”安徽合肥的网友“无昵称必独有”指出“重要的是迈出了破局的第一步。”此外,也有一些网友质疑神华集团仍然是国企性质,担心神华集团的加入并不能撼动已然形成的事实垄断格局。河南洛阳网友“浮世尘华”质疑说:“从三个变成四个有本质区别吗?”山东济南网友“申鹏1005”则调侃道:“都是中字辈的企业,无非来个人分蛋糕,对油价有期待的朋友们还是抓紧洗洗睡吧!”北京网友“移动城堡”直言“什么时候民企进入成品油市场了,才叫市场开放。”

点评:对于三大油企持续多年的三足鼎立之势,不少网友颇有微词,此次神华集团的加入,给网友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想象。这在我国油企发展史上也意义重大,正如网友所言“重要的是迈出了破局的第一步”。

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接受专访 “失踪”传言不攻自破

事件概述:9月4日,微博上一则“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蒋洁敏失踪”的帖子被大量转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内部人士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表示,帖子内容最早来自境外的某非法网站,消息源不可靠,目前公司董事长蒋洁敏还在公司,没有听说失踪。近日,蒋洁敏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传言不攻自破。

网络舆情:9月4日的帖子称,“根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集团新闻显示,近一二个月石油公司大的活动镜头前基本上都是总经理周吉平的,鲜有蒋洁敏的身影。蒋洁敏出现在镜头前的最后一次活动是7月12日。”并据此推测蒋洁敏“失踪”。消息传出后,立即成为网络热点。之后,中石油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董事长蒋洁敏没有出国,否认境外失踪。但网络消息仍然继续发酵,不断传播开来。直到两天后,蒋洁敏公开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谣言不攻自破,网络传言才趋于平静。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油报》及时通过微博和网友互动,为传言尽快平息立下功劳。在蒋洁敏接受采访后,《中国石油报》官方微博立即发出消息,“这是9月6日下午蒋洁敏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的报道,有图有真相,蒋洁敏‘被失踪’,完全是一则境外非法网站凭空捏造的假消息。没有关于他的活动报道就等于失踪了吗?谣言止于智者。”

点评:这次谣言的不攻自破再次告诉我们,可怕的不是谣言,而是谣言出现时不知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消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迫使我们必须放弃以往沉默应对的思维定势,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工具,积极主动和公众展开沟通,这已经成为当今维护企业形象的重要一环。

中粮被冤涉“地沟油案”应对舆情欠佳

事件概述:连日来,地沟油案涉案企业不断增加。庭审口供涉及中粮集团等多家企业。在一份郑州市金水区宏大粮油商行的业主袁一的口供材料中,袁一称中粮集团曾向惠康公司采购过油脂产品。多位被告律师亦称惠康曾向中粮集团卖油。对此中粮集团给以否认。中粮集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粮集团对旗下可能涉及使用油脂的业务进行了排查,结果显示河南惠康油脂有限公司不是中粮的供应商,集团及集团下属公司与惠康公司没有业务往来。

网络舆情:在网络时代,众多网友不再细读报道内容,看过报道标题后就会直接作判断、下结论。尽管在媒体报道中如实报道了中粮集团的声音,但网友几乎没有看到这一事实,而是在看到中粮集团、地沟油案被一起放在标题中后,一致把矛头指向中粮集团。北京网友“艺术家网络杨海鹏”直接斥责道:“中粮太不忠良了。”广东深圳的网友“尚衍君”惊叹说:“央企也开始违法做地沟油了?”河南网友“辛迪加2010”则追问:“还有什么企业可以让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报告》官方微博则跟帖指出了我国食品监管的困境:“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的是不同部门分段监管模式,农业、质检、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分别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多头分段监管模式下,食品安全管理空当较多,无缝链接难以做到,职责不清、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等弊端屡屡体现。”

点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对食品问题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央企产品一直被不少网友视作食品质量的保证,这次中粮集团被指涉“地沟油案”引起众多网友围观。尽管中粮集团接受媒体采访否认了这一事实,但网络上的指责仍然不断,而中粮集团下属企业相关微博几乎没有对此进行回应,这在舆情应对上不能说不是一次失误。网络时代,央企形象的修复和维护,离不开主动利用新媒体工具和消费者、和网友的及时沟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