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中国食品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中国食品报道
 

2012年9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娃哈哈再遇山寨劫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娃哈哈再遇山寨劫

在河北出差的尹先生在一家街边小店买了一瓶娃哈哈公司生产的营养快线,喝完后感觉有些异样,看看瓶身和瓶贴,就是自己平时爱喝的营养快线。又喝了两口后,还是感觉不对味,尹先生以为产品过期了,再仔细看看瓶贴,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自己手里拿的根本不是娃哈哈的“营养快线”,而是由一家不知名的小厂生产的包装与前者几乎完全一样的“营养直线”。

尹先生气得想去找刚才那家街边小店问个究竟,无奈自己已坐上了长途汽车,只好作罢。

“饮料也就几元钱,事情微不足道,可关键是生产厂家不知名,又是模仿人家的产品,把人喝坏了怎么办?想来想去感觉有点恶心。”尹先生气呼呼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娃哈哈多地遭遇山寨

然而,比起消费者周小姐来,尹先生还是幸运的。

有报道称,近日到江苏旅游的周小姐喝了一瓶“营养快线”后,腹部剧痛并伴有强烈的腹泻症状,故向娃哈哈公司投诉。后经核查,周小姐饮用的“营养快线”实为淮安海纳百川饮料公司所生产的“营养怏线”椰子味豆奶饮品,其包装与字体颜色和娃哈哈公司生产的营养快线非常相似。

像尹先生、周小姐遇到的烦心事,不过是大多数山寨饮料“中枪者”的缩影。

近年来,各地以傍名牌为主的山寨饮料层出不穷,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但仍然时不时冒出,尤其是在夏秋销售旺季更是肆无忌惮,在给正规企业销售带来很大冲击、声誉带来很大伤害的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自2004年杭州娃哈哈将“营养快线”推向市场之后一炮走红,在2011年销售总量更是突破150亿元,成为国内饮料行业单品销量老大。然而,盛名之下,趋之若鹜,营养快线在各地不断遭遇山寨。

调查显示,一家名为长沙哈旺的食品公司,不仅抢注了与娃哈哈明星产品“营养快线”类似的“营养怏线”商标,还大量生产相关产品,其高仿程度让消费者难辨真假。

娃哈哈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从2008年至今,哈旺公司仿冒“营养快线”商标、包装、装潢,以委托加工、商标许可等方式生产名为“营养快线”、“营养怏线”、“营养牵线”、“幸福牵线”等侵权产品。特别是近期哈旺公司又在第29类豆奶(牛奶替代品)中抢注了“营养怏线”商标,并以商标许可和委托加工的方式,大肆制售“营养怏线”瓶装和盒装豆奶饮料。

近日,娃哈哈集团委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发布《关于长沙哈旺食品有限公司涉嫌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公开声明》,声明直指长沙哈旺食品有限公司恶意仿冒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营养快线”商标及其产品,并表示对于该企业及其产品涉嫌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请求国家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此进行严厉查处,并通过人民法院等司法途径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品牌几乎都遭遇过山寨

“实际上,除了娃哈哈的‘营养快线’被大量仿冒外,食品饮料行业的其它大品牌几乎都难逃被山寨的命运。”资深快消行业人士范亚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汇源果汁”成“汇原果汁”、“脉动”成“脉劫”或“昹动”、“蒙牛”成“豪牛”等,根本就数不过来。

此外,不仅饮料行业被山寨严重,其他食品如方便面也常被仿冒,“康师傅”成“康帅傅”或“康帅博”,“奥利奥”成“奥利粤”或“粤利奥”等不一而足。

范亚军还向记者介绍说,他发现早在十年前,就有山寨饮料的影子,不过那时情况不是很明显。但近几年来,遭遇山寨的品牌越来越多,山寨企业越来越大胆,每年的全国糖酒会,几乎都会出现正品企业与山寨企业同台竞技招募经销商,由于“底气不足”,山寨企业往往会以各种方式诋毁正品企业,行为嚣张。在这种情况下两家企业极易发生冲突甚至打架事件。

“此前山寨饮料还散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不敢‘进城’。然而,近来有向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蔓延的趋势。”范亚军担忧地说。

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山寨版的“营养快线”竟然蔓延至娃哈哈集团总部所在地杭州,可谓是李鬼杀到李逵门前,这种情况令娃哈哈集团打假办主任陆昌华直感惊讶。

那么,山寨饮料为何产生,又是哪些厂家生产的?

范亚军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山寨饮料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润动机。山寨饮料的生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正规手续的小工厂生产产品后,仿冒知名企业的商标,还有一种是没有合法手续、环境恶劣的地下加工厂生产假冒产品再贴上仿冒商标。但不管哪种情况,其生产成本都极为低廉,有的不法小工厂为节约成本,直接用自来水、香精等调配,然后以和正品同价或低于正品的价格销售给一些小店,利润自然比正品饮料高出好多倍。

屡禁不止:处罚过轻是主因

山塞饮料企业在大肆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无法对保证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障更无从谈起。

此外,比起正品产品来,山寨产品回报率高、铺货速度快,对正品企业的销售打击很大,有的山寨产品销量甚至占到正品企业的10%。而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正品企业又要蒙受名誉损失。

陆昌华认为,涉嫌侵权产品对娃哈哈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无论是广告投入,还是品牌的无形价值,这种损失都难以计算。如果产品质量有问题引发消费者要投诉,娃哈哈售后部门就要专门处理这个案子。

正品饮料企业深受被仿冒之害,势必会举起维权之剑。为何如此众多山寨饮料横行市场屡禁不止?

据记者了解,企业打假难以承担高昂维权成本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维权,巨大的成本将蚕食掉饮料企业利润,这对竞争激烈、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企背景下利润日渐微薄的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据悉,娃哈哈每年在打假上的花费都在1000万元以上,应对各种山寨、假冒所带来的产品投诉。包括康师傅、汇源在内被仿冒严重的知名企业,每年也都要花费巨资进行维权。

然而,像娃哈哈这样能够斥巨资打假的饮料企业毕竟少之又少,多数饮料企业还停留在口头干预、重点区域维权等阶段,这无疑助长了山寨饮料企业的气焰。

此外,有关商标诉讼的特殊规定也让仿冒者有空子可钻。

我国法律规定,知名企业商标及其产品被非法抢注或仿冒,可要求商标委员会撤销仿冒商标。但商标侵权官司诉讼时间长,一般要走三个程序,有时要经历两三年。等正品企业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但山寨产品已经赚得盆满钵益,然后再换个仿冒对象继续“山寨”。

除了上述原因,处罚力度过轻也是山寨饮料屡禁不止的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等案件的惩罚是1:100,让山寨企业付出巨大代价,也为其它企业树立了榜样。而我国的惩罚力度是1:2,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也只是1:10,而且我国多是以罚代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