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嫁未果尚德自救?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外嫁未果尚德自救?
(上接第十三版)
自从2005年12月15日,施正荣在纽交所按响了上市交易铃之后,尚德电力就成为国内太阳能企业的典范,尚德神话从此上演。“它的快速发展何止5年,应该是20年。”一光伏企业高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尚德的问题在于它的发展速度太快,同时它的很多投资都是以失败收场。
2006年,尚德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10年的长期硅片供货合同,2011年7月,尚德电力宣布终止此项合同,为此公司将承担损失2.2亿美元。
时隔一年,施正荣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2007年,总投资3亿美元的电池基地落户上海,这是全球首个硅薄膜电池基地。但因种种原因这一基地关停了。
随后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并购硅片企业,以获取25%—50%的硅片自给自足。然而,这一并购硅片的行为饱受诟病,“形势不好的时候做产业链是完全没有优势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在外面买硅片会比自己做硅片更便宜,因为价格成本比自己生产的要低很多。”上述人士表示。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拥硅为王”的理念。如今尚德正在慢慢改变战略。尚德二季度初步财报显示,在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环比增加的15%中,93%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组件销售,7%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系统、电池、硅片和生产设备的销售。
“也就是说,只要能有毛利的尚德都已经开始做了。”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现在行业还在有毛利的层面竞争,以后可能要到毛利很低的情况下竞争,那将会更惨。”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目前,江苏省正在酝酿推动更多的扶持政策,此举被看做是政府出手相救。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李宝山的观点却有些不同。“现阶段不会有太多的政策出来,光伏行业目前的困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行业困境,应该放在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李宝山分析称,“目前国家经济呈下滑趋势,高层提出‘止滑维稳’的目标。那么多行业都在经历衰退,国家很难出台只针对光伏的补贴政策。”他认为,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可能是基于不让更多企业破产。
“现在企业只能自己救自己。”李俊峰表示,我国光伏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节奏需要控制,政府、金融都救不了光伏产业,光伏业企业只能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