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大势
 

2012年9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海金融创新 试点建设全面开启

前海新区开发获政策支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穆瑞黄春兰

前海新区开发获政策支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元前海金融创新 试点建设全面开启

15平方公里的深圳前海正受到各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日前,深圳市市长许勤在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论坛上表示,前海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开放的条件。这意味着,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者的深圳,以前海开发再次成为投资热土。

据测算,未来10年前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471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需投资2665亿元。据权威人士透露,前海管理局正在认真筛选开发投资主体,数千亿的大“蛋糕”吸引了全球目光。

政策放行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据了解,前海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家批准的地域面积最小的试验区,将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导作用。其定位是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主要承担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引领区四个方面的功能。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前海管理局”)经营发展处处长、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海新区将打造成为集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与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高端集聚区,形成特区中的特区。成为国家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启动地,承载着探索未来30年继续先行先试,担当着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深港合作对未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国际贸易、金融上的创新、现代物流的定位都比较适合未来的发展。”深圳市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泉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支持前海开放发展的22项先行先试政策,在金融创新、财税优惠、法制建设、人才特区以及教育、医疗、电信等方面,夯实了前海开发开放的政策基础。

国务院对支持前海合作区开发开放的有关政策请示的批复中指出,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允许前海探索拓宽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配合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支持设立在前海的银行机构发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积极研究香港银行机构对设立在前海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

有消息透露,近期,前海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备受市场关注的前海先行先试政策将进入细化落地阶段。

招商引资加速推进

据介绍,前海的产业定位专注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按照规划,前海产业主要集中在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科研和专业服务、信息服务业四个方面。

记者获悉,目前前海招商引资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

7月16日,在香港举行的政策解读暨招商推介会上,3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或意向协议,其中有15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港资企业、12家外资企业,设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运营控制中心等的总部项目13个,签约总金额达2200亿元。

目前,前海储备入库项目已达197个,与78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起稳定的联系,24家企业已经完成入区登记注册,注册资本总额61亿元,意向投资金额约2800亿元。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深圳石化交易所已正式挂牌,金融创新平台、要素交易市场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紧谋划推进。

9月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董事会一致审议通过了《关于参股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深圳)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参股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深圳)有限公司,参股比例为30%(此为参股比例上限),出资总价款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

据一位前海管理局相关人士透露,“这已是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再一轮增资扩股,由深圳市金融办主导,之后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将会有一个更加完善的股权结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