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食品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食品报道
 

2012年9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明:自信还是心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闻笛

光明:自信还是心虚?

最近,一名业内知名人士的发言,再一次将本已脆弱不堪的中国乳制品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

近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光明总裁郭本恒表示,“中国乳品工业水平应该说是世界最高水平。我们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奶源。”他介绍,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共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我们相信,一年4500多次的抽查必然不是局限于某一家企业,而是包括光明乳业在全国各地所有公司的产品。这个抽查到底是多是少很难判断,但网友的众说纷纭显示了大众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质量过关何必怕抽查?如此抽查还会质量问题不断?按理来说,一家经得起考验的食品企业,应该很欢迎质检部门光临抽查才对,不然何以证明你的质量过硬呢?《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在这里不禁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面是严格的检查,另一面则是质量问题频出,是不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呢?

猜测一:为了应付频繁的抽查,光明乳业一直勒紧裤带,在质量问题的边缘做得如履薄冰?

猜测二:历经几千次抽查,几十万个指标,而无一暴露问题。光明乳业是不是把问题“扼杀”在了同质检部门的沟通环节?

猜测三:质检部门的工作不够深入,每次都走形式主义,导致产生重复而无效的劳动?

稍早前,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称,“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看来,这个较大差距不仅是在乳品质量与群众的期望之间,更存在于某些乳品生产企业同普通消费者的认识上。诚然,国外的乳品企业可能一年中不会经历如此之多的抽检,但是任何一个国外乳企也不会在一个月内连续出现多次质量问题仍然不知悔改,不会在上一次质量问题召回尚未结束时就放出“中国乳品工业水平应该说是世界最高水平”这样的豪言壮语。照记者的意思,这样的检查也确实太多了,最好也像国外一样,少检查,不过一旦出现问题就严惩到底,不要让这些企业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们希望光明乳业不要在不久的将来,因为质量问题频发被消费者抛弃,最终像当年的免检产品三鹿那样突然死掉。

近些年,国内乳企总是众矢之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轮番跳出来刷刷“存在感”。在一个声誉严重受损的行业里,作为一个无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企业,对数千次抽查的抱怨并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相反,认为企业矫情的占据了大多数。作为上海国资委下属的大型企业,光明乳业是国内三大奶企之一。另一家乳业巨头蒙牛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光明乳业一枝独秀,业绩亮丽。可以说这一些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能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不过郭总似乎并不领情。

我们相信,如果国内乳业不是出了一连串的质量安全问题,政府的抽查也不会动辄就以数千记。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政府成本的上升,同样也是企业成本的上升。而这些交易费用的不断上升,将导致市场的失灵和崩溃。信用,如同健康,只有在它亮红灯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其有多么的重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