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时代的中国步伐———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侧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锦李志豹
大企业时代的中国步伐———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侧记
大会现场
与会代表参观一汽工厂
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将于2013年9月上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在交接仪式上,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中)将会旗由吉林省政府代表移交到云南省政府代表手中。
2012年9月,长春。
时近白露,正逢季节变换,吉林进入红九月。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在这里以一串串数据向世界宣示新的收获:
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千亿俱乐部成员继续增加,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107家,比上年增加27家。中国500强企业去年纳税总额3.3万亿元,占2011年我国税收总额的37.2%;
时间向前推移,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6.4倍,利润增长了6倍;
范围向外扩展,中国内地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从11家增加到70家,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发生在中国企业500强身上的这一串串数据向世界昭示: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企业强则中国强。
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中国与世界处在经济转型时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中国处在大企业时代,发展势头强劲。这两个时代特征同时出现在大企业面前,矛盾交织,纠缠环绕。
于是,此次会议的背景,是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在困难中前行。会议重点关注与解决中国大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谓适逢其时,对大企业如何由做大过渡到做强做优,意义重大。
大会在长春召开,意味着中国大企业向长久发展的方向迈进。
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
500强发布已经搞了11年,今年的发布会新闻点在哪里?海内外媒体在竭力搜索。新华社报道专家的分析,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具体内容是整合重组,追求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海内外广为传播。
“中国500强企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营业收入破千亿元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且排名更加靠前。”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缪荣的介绍证实了专家的分析。
显然,中国500强企业在规模上的跃升与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崛起是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的重要标志。
从国内范围看,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大企业时代,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201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与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万亿元的比率达到了95.3%,较上年的91.3%有进一步提高,这说明我国500强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
2012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2.34%,占2011年我国税收总额的37.24%。1/3强的纳税额充分证明了我国大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大企业时代还体现在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美国500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在200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日本分别占有198和88席;在2012年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下降到132家,日本企业也减少至68家,美日企业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
而与之相反,中国内地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数量在持续增长,而且近年来增速有所加快。2012年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入围企业数量为70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二大来源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大企业都是往下走的,中国一直往上走,但是英、法、德三国基本上都是稳定的。
这也充分在证明着,中国大企业已经并且将继续改变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以往由美日主导的局面正在向中国倾斜。
说起我国大企业形势,很多企业家信心倍增。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介绍说:“我前天把世界第九大的租赁公司兼并了,我们现在是世界第六了。去年我们又把世界第五大集装箱公司兼并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服务业依靠我们自身的素质来坚定走向世界的时代已经到了。”
有学者乐观地认为,再用五年时间,中国与美国将在世界500强100家的交汇点上相会。
对于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很多清醒的企业家在去年已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去年5月就曾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到了大企业生成并引领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
并购重组是大企业时代的重要特征
大企业时代是怎么形成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说起“兼并重组”这个词。
中国企联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说,兼并重组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154家企业实施了兼并重组活动,2011年,154家大企业共并购重组了1111家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企业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外部市场空间的骤然扩大,具体的膨胀路径主要是兼并重组。
近两年来,在大力推进钢铁、煤炭、建材、医药行业的企业整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发展起来的。企业要想获得快速扩张,兼并重组无疑是一大捷径。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兼并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曾走过漫长的百年历程。至今为止,西方已掀起了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五次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每次浪潮的掀起都有力地促进了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和资本的集中。
这种兼并潮已从中国很多角落卷起。现代工业第六次兼并重组浪潮可能由中国大企业带头完成,兼并的主角是中国大企业。事实上,以小企业为主的浙江省就鲜明提出了要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这标志着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以前以“低、小、散、活”民营经济著称的浙江开始着力积极打造大企业,他们也想迈入大企业时代。
国际化竞争就是国家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德国西门子与美国通用电气、日本的小松机械与美国的卡特彼勒、法国施奈德与瑞士ABB、美国通用汽车与日本丰田,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大企业之角逐。与老牌的欧美经济强国相比,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更多地得益于大企业的带动作用。日本的松下、索尼、三菱,韩国的大宇、三星、LG等,一批大企业对国家经济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更多的呈现兼并重组初期特征。大企业正在成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一个汽车制造商至少需要260家左右的各类配套和外协企业;一个民用飞机制造商则需要几千家外协外供单位的配合。尤其今天中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处境极其艰难,我们非但不能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对立起来,相反,应该提倡国家支持大企业,大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留下空间。
从一个国家的崛起来看,没有一个大国崛起不是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在全球化当中,我们要么在全球配置资源,要么成为跨国企业配置的资源,要么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要么成为跨国企业产业链的环节。”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王民浩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在制造业论坛上表示,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表示,工信部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做强做大的原则和措施。
大企业“虚胖”症的出现
会议上,人们不时提出质疑:企业增长这么快,你是否完全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确实,我国很多大企业在持续扩张过程中,集团缺乏协同性、多元化无法管控、异地扩张无法管控、高速扩张失控、对子公司无法形成一套有效的管控体系,这些都是企业管控能力与快速扩张不匹配的反映。
中国大企业,块头大了,也胖了,但是虚胖现象也开始出现,突出表现是利润率低了。
中国企联执行副会长王基铭的分析显示,中国企业500强的绩效指标一改金融危机以来连续3年领先的局面,再次与美国企业500强拉开了差距。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1%,低于美国企业500强2.1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为4.7%,低于美国企业500强2.3个百分点。
更何况,我国大企业去年的企业效益增长步伐明显放缓,盈利能力下降。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4.7%,比上年下降了1.0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6%,比上年下降了0.32个百分点。
同时,在2011年实施并购重组事项的154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有40家企业并购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多达7家并购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超过了50%。
在实际中,不少企业非常注重通过并购快速扩张,但对并购重组后的企业的管控在产权整合上仍然缺乏有效手段,在制度输入上尚无统一标准,在宏观管理上尚不能形成整体协调性。脱离企业的能力一味扩张而兼并,为单纯做大而收购,将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钱葳在做嘉宾发言时以自身的管理咨询经历经验告诫我国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单单是做大,而是要做大做强,“没有强,靠量争夺的话将来会很痛苦。”
三一重工集团副总裁何真临对于跨国收购后如何防范“大企业病”的感受更为深切。短短18天时间内,三一重工就完成了对全球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普特曼斯特公司股权100%的收购。“购并的文化陷阱要转化成购并的默契、购并必须是强强联合、维护购并双方的权益,提升对方的竞争力,对后期整合至关重要。”何真临表示。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大企业的主要任务
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群体竞争力的高低,同时关系到国家经济与综合实力的兴衰,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从这个角度审视,大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影响深远。然而,现实是,中国企业500强,仍然还是500“大”,依然不够“强”,从“大而不强”走向真正的强大,中国大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中国大企业发展更多表现为规模的快速拓展,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差距还很大,中国大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表示,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大企业面前的主要任务。
这是对世界大变局下中国企业发展方向的解释,是对中国企业家的思想引领。
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成为会议的号召,也成为大企业领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这就是,必须放弃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速度效益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加重视内涵发展的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即从做大的思维转向做优做强。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怎样持续发展?关系到三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是持续成功企业,持续成功企业应该怎么界定?二是持续成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支持,即企业成功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应该是什么?三是持续成功企业的内在动力因素,尤其是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讨论在深入,越讨论越深入。
此次大会得到了国资委、工信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派出了代表参会并围绕如何支持中国大企业做强做优实现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表明政府部门对中国大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指出,“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央企业要加快做强做优,努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为此,国资委已在中央企业开展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国资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和促进中央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面对世界经济变局,保持稳健经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荣灿表示,商务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大企业积极“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着力培育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力争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做强做优。
大企业家们的共识
9月1日上午,在香格里拉酒店二层,大企业高峰会议分为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与跨国公司三个圆桌进行。
纵观美国大公司的成长历史,尤其是50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经过数次、甚至数十次的兼并整合而成长起来。
“先做大,再做强”,不少企业家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只有做大了,才更有能力做强,特别是在跨国公司占据技术、市场、品牌话语权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更应如此。”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董事阎安民在制造业分论坛间隙说,目前陕西省国资委正集中力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和做强做优。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想让企业可持续发展可能需要三个条件:观念革新、创新体系、制度创新。”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在主题演讲中说,实现做强做优是一汽集团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本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发展质量。”徐建一表示,一汽集团要强化自主创新,稳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打造最优研发体系,全面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完整体系支撑的自主创新能力。
大企业具有引领任务,他们是旗帜、是标杆,向人们展示做强做优的发展道路。
“怎么样能够在变局下做到可持续发展?我觉得是4个字:整合、优化。”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自己对大企业如何做强做优的看法。宋志平认为,要解决行业的多散乱,就要减量、重组、行业自律和市场协同;企业自身要优化,就要在规范制度、提升管理、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国药和建材都是充分竞争的领域,而且仗打得惨不忍睹,这两家企业还能快速成长,为什么呢?原因在行业的结构调整,在整合的过程中抓住了机遇,同时重视企业自身的优化,重视自身的管控,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
“这是一种提醒与引导。”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楚源表示,大会是在告诫大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大,而更要关注企业的内在怎么样。他表示,企业规模大了,风险可能也大,跑得快可能摔得也更痛,“企业不做强做优,可能不会做得更久,做强做优可能更能让企业长存。强和优更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次会议指明大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存在的问题,很多观点在这里碰撞,而且有操作性。”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认为峰会凝聚了发展共识。
“跑得快,要防止跌倒,防止陷阱,转变时,更要防摔跤。”“过去的发展粗放一点也能成长,能耗多一点也依旧有利润,今天再看看变化的环境已经不适应了。”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良在演讲中表示,如今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决定了大企业必须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纵观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器时代,工厂制度建立。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大企业出现。
现在,中国终于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步伐,经过长期的探索,中国走进大企业时代。
中国迈进大企业时代,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走上大企业时代之初,就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清醒。
中国走进大企业时代的步伐是坚定的、豪迈的,充满自信,充满清醒。
历史将铭记长春,中国大企业将永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