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8月20日—8月26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8月20日—8月26日)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违规项目将断贷断水电
事件概述:国务院日前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有关部门要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要责令停止生产,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
网络舆情:随着社会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众多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发布后,引来不少网友围观议论。不少网友称赞规划的措施越来越“给力”,希望能真正落到实处。上海网友“tanglawyar”说:“早该这么做,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广东深圳的网友“乔华莘”则坦言说规划“下狠手了”。部分网友则认为,相对于对项目断贷断水断电来说,更好的方法可能是在项目审批阶段,就严格禁止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上马。北京网友“正式发布2012”直言:“当初不批会建吗?”四川网友“彩色T”也质疑说:“不明白,违规高耗能是怎么通过审批的!”
点评: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长期以来有令不行的情况一直不同程度存在。断贷断水电,这次《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是动真家伙了。同时,也正像网友建议的那样,在采取断贷断水电的同时,相关部门更有必要切实减少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审批,从源头上杜绝这样的项目。这样,节能减排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国企尤其在这方面要起到表率作用。
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一吨钢只赚1.68元言论引热议
事件概述: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换算到一吨钢,大家记住这个数就可以了:我们现在钢铁行业卖一吨钢的利润是1.68元。”此外,他还表示8月份第二周钢铁行业亏损面达到80%,到第三周则扩大到83%,亏损面有加大的趋势。
网络舆情:2012年钢铁业不景气的形势一直是关注钢铁行业的人们议论的焦点。一吨钢只赚1.68元的残酷现实再次让钢铁行业成为网络热点。一些网友对钢铁行业这么低的利润表示吃惊。广州网友“王陈征吾”说:“现在钢材利润这么低啊?比食品业还惨!”上海网友“艺书”调侃说:“现在做钢铁的,不敢去应聘卖白菜的工作。”此外,还有不少网友提出了自己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上海网友“michael卓2012”坦言:“可笑的是,产能还在扩张,未来3年将是钢铁、水泥行业大量破产、兼并、整合的时期。”湖北恩施网友“SUPER小昊”质疑:“所以就去养猪?改进技术,改革管理,联合谈判这些都用过了?”江苏南京的网友“eaglejhw”则提醒说:“中国每年用那么多的钢材,为什么不能够控制国际的铁矿价格?该好好的反思,国内的企业不要再自相残杀了。”
点评:整个钢铁行业的萧条已经持续数月了,但是到底有多萧条,多数人并没切身的认识,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用一个简单直接的数字让人们感受到了钢铁业冬天的“寒冷”。正像一位网友说的,“钢铁亏损的理由真的是多种多样的,内因和外因都很重要,但是内因是绝对性的。”行业萧条也是钢铁行业痛定思痛,反思自身的好机会。在喊穷的同时,钢铁行业更需要反思。
收购尼克森爆出内幕交易案中海油称积极配合调查
事件概述:7月,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因熔盛重工大股东张志熔等人进行内幕交易而横生枝节。日前,与中海油有合作关系的中国船企熔盛重工大股东张志熔,被爆涉嫌提前获取此项收购的内幕消息并在纽约股票市场上操作,非法获利超过1300万美元。美国证监会已紧急冻结问题账户,着手调查。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海油高度配合美监管机构调查,集团高层领导要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
网络舆情:内幕交易案爆出后,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众多网友纷纷表达意见,不少媒体也及时跟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追踪报道分析。《第一财经日报》发表题为《防范内幕交易,央企要做“领头羊”》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现在我国的央企有很多已经进入资本市场,但是,它们对于资本市场的“法言法语”却很陌生。中海油接受美国SEC的调查,这对我国的央企是重要的一课。央企更要成为市场防范内幕交易的“领头羊”。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海油官方微博“中海油那点事儿”在事情爆出后一直积极主动利用微博及时跟进消息,和网友沟通,既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又维护了中海油的形象。
点评:一个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必须熟悉并且掌握资本市场的语言,必须遵守资本市场的基本法规,包括中海油在内的中央企业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代价来熟悉其中的规则。此外,这次中海油的事后应对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公司最高层多次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公司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和网民沟通,中海油在危机应对上愈发成熟了。
被曝境外分红远超融资中石油未作回应引网友热辩
事件概述:日前《北京商报》专栏文章称,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仅29亿美元,但给境外投资者的分红累计却高达119亿美元,约800亿元人民币,分红超过融资额度的4倍。仅2005年,中石油就向美国投资者分红600多亿元人民币。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最近四年来向海外投资者分红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消息引发国内A股投资者心中不平,有网友感叹同样都是买中国石油股票,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网络舆情:该消息在网上传出后,立即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仅网易财经频道就有将近6.5万人点击,跟帖超过1600条。股票分红的专业性使得众多网友无法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网友跟帖中多数属于情绪化的表达,不少网友直接开始责骂中石油。不过也有一些网友从专业角度对消息内容进行了质疑。湖北武汉的一位网友质疑说:“中石油是什么时候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代码是多少,在美股的股价现在是多少啊?说不出来吧。因为根本就没在美国上过市。既然没有在美国上市,怎么给美国分红?明显的谣言!”四川成都一位网友接着分析道:“2005年中石油分红600亿元人民币,是对持有中石油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全体股东的分红,根本不是对美国投资者的分红!要知道中石油上市公司主要股份在中石油集团手里,少部分在香港人手里,美国投资者只有极少一部分股份。把中石油上市公司对全体股东(其中大头是中石油集团、小头是香港人)的分红总金额说成是对美国投资人的分红金额,然后再对比托管凭证在美国卖的那一点数量,这是明目张胆的造谣。”
点评:股票分红是比较专业的事情,专业外的人可能并不清楚。网络是意见的自由市场,真理也越辩越明。网友之间的各种质疑和互动,让事情的真相越来越明晰。但遗憾的是作为当事人的中石油一直没有出面回应,不能不说是舆情应对的一种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