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以来,刘强东用来指挥价格战的微博突然停止了刷屏,甚至面对苏宁、国美“第二波”的约战仍然默不作声。几天之后,刘强东坦承,本轮价格战暂时告一段落。
京东价格战草草收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京东价格战草草收兵
“肯定没有结束,我们都在等东哥的消息呢。”日前,针对京东商城8月15日挑起的价格战是否已经结束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京东人士如是告诉记者。分析认为,此次价格战无疑是最受非议的一次,不仅因为电商低价陷阱如“先涨后降”、“低价商品无货”等表现集中,更主要的是,本轮计划打三年的价格战三天刚过即草草收场,充分暴露了价格战在资本、供应链等方面各种后遗症。
投资方疑云
“一个股东说:我们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你就放心打吧,往死里打!”8月14晚,正值大战前夕,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说,刚刚和各位股东开完会,“今日资本、雄牛资本、KPCB、红杉、老虎基金、DST等几个主要股东全部参加了!”。
据悉,京东至今已经成功拿到三轮融资,涉及约9家投资基金和一些个人投资者的共计15.31亿美元。
这条微博明显可以让外界感觉到,刘强东的此次价格战是得到投资方一致支持的。但是,有细心的人士注意到,在刘强东点名的资本名单里,却独独没有京东第一大机构投资者高瓴资本。而且在持续尖锐的价格战中,一反刘强东的张扬,所有的投资方都选择了沉默。
对此,业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在IPO一再推迟、套现无望的情况下,风投已经类似被京东绑架,只能默许刘强东的价格战,不然京东一旦倒下,风投将血本无归。
关于京东与投资方的分歧,之前已有端倪。
据悉,老虎基金和某香港知名VC公司聘请的上海的一家调查公司正在对京东展开调查,原因是京东可能将其线下分销业绩纳入了线上销售额,涉嫌粉饰报表。老虎基金甚至一度被曝出正在计划从京东退出。
“投资人投资是要有回报的。5个亿陪你烧、10个亿陪你烧,烧完了也没个结果,20个亿还会陪你烧吗?”君盛投资高级合伙人石子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供应链压力
在本轮价格战的结束语中,刘强东自然是要回避关于资本方种种疑点这些敏感问题的,不过还是道出了最直接的原因,即来自供应链的压力。
“我为什么要打苏宁大家电?因为苏宁大家电毛利率高达25%,也就是你去苏宁店里购买一台5000元左右的冰箱,苏宁要赚你1250元!而京东只加150元就可以卖!”价格战尚未开始,刘强东便如是为自己正名。
问题是,刘强东不让苏宁赚钱,供应商却还想赚钱。
当日价格战正酣,一条“海尔宣布与京东合作”的消息却不胫而走。来自海尔某高层的人士说,商城价格打得太低,海尔从8月开始停止了与京东的合作。
在总结本轮价格战的时候,刘强东也透露,价格战中策略摇摆,更多的原因在于多方承压,其中就有来自经销商的压力。因为相比苏宁、国美,京东大家电的体量还比较小。
记者了解到,京东大家电今年的销售目标是60—70亿,苏宁、国美大家电每年则有近千亿规模,目前90%的大家电品牌所销售的主流产品都没有在京东卖。
也正是因为京东体量较小,规模效益大打折扣,电商成本低于线下的优势难以发挥,难怪国美总裁王俊洲直言,“京东没能力打价格战”。
“国美、苏宁综合毛利18%,成本13%,净利润率4%;电商综合毛利在17%,成本14%,净利润率-8%,电商的经营成本高于线下经营成本,长期亏损。”王俊洲认为,京东成本低于苏宁、国美纯属子虚乌有。
用户的觉醒
“最主要的还有用户的觉醒,大家算是看明白了,说的是降价,其实涨了不少,结果是只比价不买货,价格战自然打不下去了。”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专家认为,相比以往用户在面对本轮价格时成熟了很多,这是京东价格战不得不草草收兵的重要原因。
虽然京东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但是多年树立的品牌形象却遭到了极大的损害。在这场价格战中,“先涨价后降价”、“低价商品无货”等价格猫腻得到集中曝光,刘强东频频删博更是被扣上了“言而无信”的帽子。
“0元购物,不要说,我不信,刘强东说,我信。本还以为能淘到几件,没想到比了一天的价,0元的没看到,涨价的倒发现不少。”来自北京高校的某大学生如是抱怨说,在经过这场所谓的价格战后,自己还是比较肯定京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