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大势
 

2012年8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认为,俄罗斯入世对中国企业的明显好处在于使中国优势商品的出口成本降低,进入俄市场渠道也更为畅通。这无疑会扩大中国商品出口,提高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中国企业迎来赴俄投资新机遇

俄罗斯正式加入WTO,超过1/3商品下调进出口关税,“灰色清关”透明化成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穆瑞

俄罗斯正式加入WTO,超过1/3商品下调进出口关税,“灰色清关”透明化成大势所趋中国企业迎来赴俄投资新机遇

CNS供图

当地时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56个成员,按俄罗斯政府公布的文件,“入世”后超过1/3的商品要下调进出口关税,1/4的税目将要在3年内调整到位。

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入世将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俄罗斯加入WTO后,相关产业出口或将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是加大对俄罗斯投资、扩大贸易的最佳时期。这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57项货物准入协定涵盖中国对俄出口主要领域

中俄互为战略协作伙伴,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协作。近年来,中俄两国贸易额不断迈向新台阶。2010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1年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8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84%。中俄两国未来贸易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为1000亿美元,2020年则为2000亿美元。

根据入世文本中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俄罗斯承诺多达57项货物的准入协定,几乎涵盖了中国对俄出口的主要领域,在协定承诺下俄平均关税总水平将由目前的10%下降至7.8%。另外,俄罗斯承诺所有涉及该协议的国内法律法规和条例将与WTO规则保持一致,且在加入WTO后不设立新的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投资法律法规、条例。

未来,中国应积极扩大两国在机电、科技和创新行业的合作,并推动投资和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应进一步落实边境地区合作项目,并推动双方在创新技术园区、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这些举措有利于充实两国经贸关系的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提高合作水平和质量,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

带动中国企业赴俄投资热

俄罗斯入世有利于俄罗斯企业扩大对华经贸投资活动。可以预见,俄罗斯在入世初期,由于主要涉及国内调整和努力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的投资和金融活动将不会很多;但随着调整适应期结束,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贸易和投资同样会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专家指出,考虑到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不明朗趋势,中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俄入世后放宽外资企业进入的有利契机,扩大对俄投资,特别是在能源、铁矿石等俄罗斯具有出口比较优势门的投资,同时带动中国传统优势部门对俄出口,继而带动相关企业在俄投资。

“中国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加强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资进一步带动出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俄经济发展,减少两国可能产生的贸易纠纷。”专家向记者透露。

目前,俄中双方正在组建公司对投资基金进行日常管理,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均成为该公司的创始人,并分别持有该公司60%和40%的股份。按照计划,投资基金的首批资金将用于两国在机械制造、农业、林业、木材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物流等领域的合作。

12年“灰色清关”将透明化

俄罗斯入世后,“灰色清关”透明化将是大势所趋。迫于国际压力,俄罗斯在关税、市场规范等方面都将作出相应的调整。一位在俄华商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波司登俄罗斯市场的负责人郑之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2000年,波司登希望通过正规渠道在俄罗斯开展市场业务,希望打响品牌,但因为俄罗斯海关对‘灰色清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规企业无法和通过‘灰色清关’的廉价产品竞争。我们一直等待俄罗斯海关通道、市场规范正常化,已经等了12年了。”

俄罗斯入世给中国浙江商人开启了新的投资天地。由于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纺织、鞋类、服装等众多产品大部分都来自于浙江。俄入世之际,浙江商人开始重新备战俄罗斯市场。来自浙江一家年销售额1.5亿的家具公司的潘经理告诉记者,俄罗斯入世对我们出口企业肯定是利好,我们将和俄罗斯市场人员联系,直接入关肯定更便捷。

而温州一家鞋类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规避“灰色清关”,他们曾用跨境加工生产模式给中国产品贴上“俄罗斯牌”,“入世后,企业贸易环境肯定会有所改善。”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表示,俄罗斯入世后,在一定程度上不管是从行政审批、关税还是相关法律,对中国企业都提供了一些新的机会。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入世对中国企业的明显好处在于使中国优势商品的出口成本降低,进入俄市场渠道也更为畅通。这无疑会扩大中国商品出口,提高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