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大企业的新使命
专访中国企联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专访中国企联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可持续发展:大企业的新使命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标志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度变革与调整;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的主题确定为“做强做优:世界经济变局下大企业可持续发展”。本届大会为何确定这一主题?中国的大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
《中国企业报》:本届大会为何确定可持续发展做主题?
胡新欣: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调整,如欧债危机、经济下行等,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最近9年,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数量连续上升,直到今年,排行榜中中国内地企业达到70家,首次超过日本,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来源地。
从近年来中外大企业数据对比来看,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美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大企业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但目前并不景气的国际经济形势,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提供了弥补短板的难得契机。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可以快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这些方式从以往来看,难度较大,现在难度要小一些。企业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尽早储备技术、品牌,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
此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中国企联发布的“2012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显示,2012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为12.93%,不仅远远低于2012世界100大跨国公司62.25%的平均水平,而且远远低于2012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38.95%的平均水平。另外,在2012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跨国指数大于30%的公司仅有6家,大于20%以上的公司,也只有20家。
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大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目前是走出去的好机会,现在难度要小一些。像三一重工在欧洲的收购活动,这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
对中国大企业而言,未来在继续做大的同时,应该将做强做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要抓住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机遇,从内涵和质量方面着手,尽快缩小与国外一流企业的差距。
《中国企业报》:中国的大企业应该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胡新欣:当前形势下,中国大企业一定要积极应对危机,把握好经济走势,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好企业的目标和战略。
中国的大企业应重点解决管理上的问题。首先,中国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中国大企业应由企业信息化转变为信息化的企业,由人为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并将其作为制度固化下来。解决好管理问题,才会使大企业真正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益化发展转变,从目前来看,海尔、联想、华为等企业做得相对要好一些。
其次,中国大企业要不断提升管控能力。原来中国企业的规模较小,现在做大以后,尤其是企业规模到了上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之后,原有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需要新的管控模式。大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控效率,才能做好风险防控,才能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我国大企业而言,还要高度重视增强产业链创新主导能力,在此前提下,我国大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打造一流的研发平台,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开放式创新研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