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2年8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历史跨越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实现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历史跨越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将于2012年9月1日在北国春城长春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做强做优:世界经济变局下大企业可持续发展”。

500强企业发布会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对于进一步团结引领中国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引领中国的经济从大国走向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之世,是整个全球经济需要大企业、产生大企业的时代。1955年,美国工业企业500强评选首次举行,被评价为“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2001年10月,中国加入WTO后,为了衡量和鼓励中国企业,同时也为了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比较,中国企业500强应运而生。中国大企业把握了国内工业化、市场化带来的市场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挑战,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也看到,中国大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还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许多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这也是站在中国经济正由数量经济到效益经济,由制造到创造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上所应该持有的清醒认识。

大并不等于强,已经成为整个民族的共识。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强大,不但要看营业额,更要看其资产总额、技术实力、人才实力、盈利能力等,只有多方面综合,才是真正的强。如果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则大而不强,即使一时进入世界500强,也无法长久立足。

在此背景下,去年的中国500强发布以及高峰年会把主题定为“做大做强”过渡到“做强做优”,寓有深意。

人们清楚中国的大企业很多是在兼并重组中“大”起来的。这当然符合历史规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发展起来的。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单单靠自身的积累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兼并联合这一外生性扩张形式。近代以来已经相继发生了5次企业兼并的浪潮,每次兼并浪潮都产生一些巨型公司。然而这些企业从大变强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中国企业内部竞争来看,企业的强大从来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具有鲜明的阶段特色。一个企业的强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强大不等于现在强大,现在强大不等于永远强大。500强企业发布的11年,门槛每年都在提高,企业每年的换榜率也在不断提高,前面五六年企业换榜率接近20%左右,连续10年保持在榜单上的企业现在也就160多家。新上来的企业或者是竞争力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或者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或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领域。被淘汰的企业往往在经营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这次长春会议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由大变强变优的问题。

持续成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由大变强变优的问题的根本之举。其本质特征关系到三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是持续成功企业,持续成功企业应该怎么界定?二是持续成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支持,即企业成功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应该是什么?三是持续成功企业的内在动力因素。

根据以上因素分析,中国大企业的外部条件很复杂,甚至很艰难。以“欧债危机”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度变革与调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我国经济增长正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我国大企业将面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生存环境,甚至要有较长时间过寒冬的思想准备。

从内部发展环境看,中国正处在资本运作甚嚣尘上的年代,实业运作常常为人们所忽视。资本运作的泡沫一旦破灭,企业家和股东常常迎来令人惊讶和痛苦的梦醒时分。因此探究持续成功企业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家关注的话题。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目标的战略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以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它是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提出的最高战略目标,企业的一切目标都服从于或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下转第九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