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G01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G01中国国资报道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发展”助推国企转型专访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三个发展”助推国企转型专访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

程会强

“‘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向纵深发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常态化’。从生产领域向流通、消费领域延伸,培育发展再生资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探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立法,使循环经济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局面。”8月10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如此表示。

“三个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中国企业报》: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六个建设,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引人注目。您认为这意味着什么?

程会强: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是对“十六大”以来我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建设的全面总结,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入阐释,是“十八大”报告的前奏,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四个文明的提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生态文明从狭义上讲,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主要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但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一种结果和全面体现。生态文明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的保障者,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的塑造者,是风清气正的政治文明的体现者。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

《中国企业报》:“7·23”讲话同时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三个发展”思想是不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程会强:是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三个发展”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切实实现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路径。绿色发展是纲,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目,纲举目张,才能相得益彰,形成侧重不同、优势互补的系统工程。

循环经济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企业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连续32年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但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也极其昂贵。资源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您是专门研究循环经济的,根据您的调研,这方面情况如何?

程会强: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看,国家重视程度世界前所未有。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系列法规,各部委采取各种重大政策措施和工程项目推动循环经济。经过近十年的大力推动和建设,我国循环经济已从理念走向行动,从试点走向示范,规模日益扩大,现进入到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从实践层面看,我国已开展了两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省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若干典型模式,并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培育等领域实施了系列重大工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已达1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2000万,预计到2015年,我国循环经济相关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万亿元,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从研究层面看,我国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同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为我国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组织层面看,已建立上百家循环经济专业研究机构。这些专业机构在循环经济的宣传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但从另一方面看,面向“十二五”,由于我国资源和能源需求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依然存在,而且环境污染呈现出压缩性、结构性和复合型特征。

———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要求相比,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尚小,循环经济产业对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尚低。

———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初期主要是依靠政府通过规划、指标、法规、监督、处罚等强制性手段,但深层次地推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尊重市场的内在规律,借助于经济杠杆,引导、调节经济活动。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将政府的强制性规定与社会主体的自愿行动相结合。(下转G02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