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G01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G01中国国资报道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发展是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需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绿色发展是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需要

绿色发展正在成为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追求、新目标。本报今日报道的中石化拨千万港币专项资金用于清理坠海胶粒的事件,再次彰显了其追求绿色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国央企形象。

什么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种以和谐包容的、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速度、质量、公平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它强调发展的“公平”和“包容”,被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包容性发展模式之一,也是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依据之一。

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强调指出央企社会责任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片面地把履行社会责任简单等同于慈善捐款、做些好事。甚至有不少人因为央企慈善捐款多少的问题而大举指责央企社会责任感低。毋庸置疑,扶危济困、善行义举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内容。但同样不容否认,这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企业更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社会责任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利益相关方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正是符合这样一种要求的包容性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是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中央企业的需要,也是央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强和优”既体现在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等硬实力上,又体现在和谐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软实力上。围绕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国资委提出要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其中和谐发展战略的宗旨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就是要追求一种崭新的绿色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模式就是要把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只有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人均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增速才会放缓,最后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我国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耕地人均拥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3%,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保持较高的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近年来,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生态环境约束日益严厉,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这尤其要求我们把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绿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绿色发展模式就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今年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是对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模式的新要求。作为各领域、各行业的排头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中央企业不仅是实现这三个发展的责任主体和重要力量,更应成为实践这三个发展的模范和表率。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中央企业绿色发展目标时,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和衡量要素。

绿色发展模式就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中石化这次拨千万港币专项资金用于清理坠海胶粒的事件正是遵循这样一种要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绿色发展模式。这次事件,中石化本身也是受害者。作为货主,中石化在此次台风灾害中遭受到货灭物失的损失,但聚丙烯胶粒漏撒使香港环境受到了影响,并给香港市民带来了困扰和不便。为了最大限度减低事件对环境和公众造成的损害,中石化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站出来承诺,无论事件责任归属最终如何认定,公司愿意先行垫付打捞和清理过程发生的费用。这凸显了中石化在运营全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负责,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新理念、新追求、新方向。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也成为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是否能够做到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不少中央企业把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新追求、新目标。我们也期盼更多的中央企业把绿色发展的理念牢记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