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初乳禁令明确60亿元市场或遭重挫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牛初乳禁令明确60亿元市场或遭重挫
争论了四月之久的“牛初乳禁令”范围终于确定。
8月13日,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牛初乳禁令”是指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其他食品可以添加使用牛初乳。
那么,这一新政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相关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
牛初乳禁令明确范围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牛初乳禁令”还要追溯到今年4月。彼时,卫生部就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作出答复,明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同时强调,这一要求将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不过此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仍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卫生部有关专家表示,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说,卫生部文件对质检总局的答复,是指婴幼儿配方食品,也就是说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卫生部基于审慎的原则,通过综合考虑,在这三类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他表示,9月1日起执行的规定,也是指这三类配方食品,而不是说9月1日起不能继续销售牛初乳。
据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鹏表示,牛初乳固体含量大大高于常乳。其中球蛋白、白蛋白、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含量高,而乳糖较之常乳低且热稳定性差(加热至60摄氏度即开始出现凝固)等,所以它和末乳才被列入“异常乳”。
不过,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苏宜香教授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牛初乳会引起早熟,所有的奶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激素,这种激素是内源的,非外源添加的,包括妈妈的母乳也含有内源激素。
另据记者了解,国内做牛初乳加工的企业不多,且产品绝大部分是原装进口或者半成品进口,牛初乳主要品牌有培芝、亨氏、生命阳光、妈喃、蕊盛蕊等,牛初乳品牌几乎均标榜来自于新西兰或澳大利亚等乳业发达国家。
60亿元市场或遭重挫
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之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牛初乳配方奶粉代理商,全国市场规模也就一两亿元。2003年“非典”对牛初乳行业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公众提高免疫能力的愿望强烈,此后市场迅速膨胀,呈现爆发式增长。近几年来更是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市场规模高达60亿元。10余年间,增长了数十倍。
专家预测,未来3—5年,牛初乳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亿元。
此外,牛初乳一直都是盈利相当高的产品,部分品牌毛利甚至超过10倍。
然而,随着卫生部牛初乳禁令的横空出世,牛初乳这个被奉为增强婴幼儿免疫能力的乳制品终于被揭开神秘的面纱,牛初乳行业快速发展的节奏也被打乱。
湖南省某乳制品企业北方区域销售负责人杨礼平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60亿元的牛初乳市场将遭受重挫。
就在卫生部公告牛初乳禁令的第二天,受公告影响,牛奶概念股遭遇重挫,光明乳业、皇氏乳业、蒙牛乳业普遍下跌。
“自从今年4月份卫生部表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禁止添加牛初乳后,来购买牛初乳配方奶粉的消费者明显减少,询问牛初乳配方奶粉安全性的消费者日渐增多。”北京真可爱孕婴店的张老板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估算了一下,这4个多月下来,我店里牛初乳产品销售至少下滑了一半以上。”张老板向记者介绍说,“那些来买牛初乳的,主要都是一些老顾客。”
杨礼平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牛初乳行业遭遇此次禁令风波后,要恢复到目前的规模,至少还需要2至3年时间。“关键是要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牛初乳行业面临转型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牛初乳将慢慢退出婴幼儿产品的市场,一些企业将面临停产、下架等命运,想要继续发展,不得不谋求转型。
杨礼平表示,在整个乳制品行业,除了鲜奶、酸奶、发酵乳以及各种调味乳外,牛初乳规模相对较小。而在国内生产乳制品的企业中,针对婴幼儿的牛初乳产品在销售中占比都较小,一旦退出牛初乳行业,对公司本身整体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不过杨礼平坦言,由于亨氏、培芝等外资品牌的主要市场在中国,此次牛初乳禁令对这些企业影响应该很大。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国家卫生部就对牛初乳禁令进行了相关解释,国家已经给相关企业和经销商近半年的缓冲期。在这段时间,相关生产企业已经就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和应对市场做好了规划和安排。”杨礼平分析说,据他多年在乳制品行业从业经验和与相关业内人士接触,有的企业上半年就已经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转型,比如虽然国家禁止婴幼儿配方食品添加牛初乳,但仍可以做给成人吃的牛初乳食品。而一些以牛初乳为主产品的小型厂家,则做好了退出这个行业的打算。
龙品锡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文雅也表示,如果禁用这一系列的产品,毫无疑问对我国相关企业来说一定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进一步规范该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