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产业公司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谋求产业升级的压力骤然上升,以制鞋、衣帽、玩具、电子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成本和技术、设备升级等原因而开始大批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制鞋业转移中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于浩吴明张晓梅张骅

制鞋业转移中部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低成本优势的吸引,制造业产业转移正在加速。

8月9日,在安徽宿州市制鞋业基地,一名新百丽鞋业(深圳)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酷暑下与她的同伴们加班加点地赶着订单,这已经是他们连续数周如此的忙碌。

在宿州,像这样的制鞋类企业有数十家,在岗工人达数万人。如此多的制鞋类企业正聚集宿州,改变着我国制鞋业的产业格局,同时也在改变着像宿州市这样“人多、钱少、底子薄”的落后地区的发展面貌。

经济转型迫使产业转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杨建龙在2012中国制鞋产业转移与转型高层论坛上表示,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谋求产业升级的压力骤然上升,以制鞋、衣帽、玩具、电子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成本和技术、设备升级等原因而开始大批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继3年前百丽鞋业落户宿州“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后,东艺、康奈、鸿星尔克、杰豪、野力、意尔康等58家知名鞋企及制鞋配套企业相继在此落户。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晓武认为,百丽是凭借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优势谋求产业升级,从而实现困中突围,这也是具有候鸟特征的制鞋类企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据测算,像宿州市这样的中部地区综合成本只是沿海发达地区的60%,与安徽省内沿江地区相比也有较大优势。

在安徽,国家批准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和做法,这是我国首次把产业转移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示范区所在城市发现,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仅是简单地接收,而是要在承接过程中实现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帮助转移的企业利用示范区的政策谋求产业升级,将转移和升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鸿星尔克集团总裁吴荣光认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技术、设备和工艺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像制鞋类企业,在沿海地区由于成本因素已无优势可言,要想在如此的环境下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无可能,只有利用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才能加大投入,实现产业升级,转移的真正目的是谋求调整和升级,获取更强的竞争优势。

制鞋业落户宿州非偶然

当前,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来势迅猛,呈现出规模大、集群化、速度快、动力强的鲜明特征,是以数万亿元为规模的产业整体转移。

这一轮产业转移和过去的产业转移相比,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过去的产业转移是单个的、孤立的、分散的,这一轮的转移是集中的、整合的、产业集群的转移;第二,新一轮产业转移不但有了外部拉力,还有了内在推力。过去的产业转移以外力拉动为主,而对于新一轮产业转移,转入地和转出地政府包括企业本身,对产业转移的态度和认识都是一致的。同时,新一轮产业转移有三大趋势: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输出地转移。二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和能源富集地区转移。三是市场依托型产业向市场所在地转移。

记者通过对宿州鞋业聚集发展调查发现,促成鞋类等产业转移到宿州的决定因素主要在两点,一是追逐熟练的工人;二是中西部区位和软硬件环境的改变。

“用工难”是促使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对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意向调查显示,60%的愿意选择就近就地就业。宿州市有劳动力资源340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0万,且价格较为低廉,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和皖江城市相比,无民工荒之担忧。

另外,人脉优势也是众多鞋类企业选中宿州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在珠三角的宿州籍企业家家乡观念很强,他们在珠三角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积极提供项目信息,帮助推介宿州。

为了给鞋类企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宿州市以经济转型为切入点,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从土地、税收、技术升级等方面支持企业。

产业转移并非简单复制

在产业转移浪潮中,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将“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视为竞相争取的“香饽饽”,他们争相制定优惠政策,寻求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产业进行对接,以吸引“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转移到当地。

然而,产业转移只仅仅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发展,只有在转移过程中得到转型、变革和升级,才能获得新生。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如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招商引资,不是机会,而是灾难。简单复制只会浪费历史机遇。

2010年初,宿州市将具备产业集聚效应的鞋革业列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制鞋产业城。

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宿州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制鞋骨干企业,与省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和制鞋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鞋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另外,集中力量为制鞋企业定向或订单培训制鞋产业工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制鞋产业带动下,宿州市已参照制鞋产业城项目规划建设了宿马经济区、商新技术园区、家居产业城、文化产业园、职教园区、服装产业城6个产业城项目,形成“1(主城区)+7(产业城)”的城市新格局。

目前,宿州制鞋产业城核心区一期10平方公里已落户制鞋类项目23个,协议引资114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28亿元,税收1.5亿元,吸纳就业9000人。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税收20亿元,吸纳10万多工人就业,这里已经成为宿州转型发展、兴市富民的新经济增长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