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问题金额”顽疾须用鸡尾酒疗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郢初
根治“问题金额”顽疾须用鸡尾酒疗法
8月13日,审计署向公众亮出了其可用货币计量的“成绩单”:2011年审计署的审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为1:96。这一成绩横向比,分别高于同年英国审计署的1:13,日本会计检察院的1:26,美国审计署的1:82;纵向比,高于2010年的1∶82,然而就在这个“可喜可贺”的“成绩单”背后,隐含的却是我国违规问题金额不断攀升的事实。
审计署2011年绩效报告显示:2011年,审计署全年查出主要问题金额866.8亿元,高于2010年查出的问题金额649.5亿元;另外,2011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共查出违规问题金额4921.1亿元,远高于2010年的3280.5亿元。
尽管审计署的报告称,有高达93%的问题都已经经过了整改,但问题金额大幅增加的事实却表明,多年以来高强度的“审计风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金额发生的制度性问题,相反,越来越高的审计投入产出比却简洁地表明了现行的审计方式对于遏制问题金额发生的实际效用越来越低。
造成这一现状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最主要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问题面广,形成了“法不责众”的效应。2011年审计署共审计50个中央部门,其中有49个出现在了审计报告中。这些部门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等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43.94亿元。对于这样普遍性的问题显然是难以采取“违法必究”的方法,同时也很难是“杀一儆百”。
其次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转型期,很多法规建设处于滞后状态,致使一些部门不违规就无法开展工作。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所谓改革就是打破旧有的运行规则,改革初期曾经备受鼓励的“闯红灯”实际上就意味着“违规”。
第三是出现问题的部门不少都“位高权重”,导致部分执法部门产生“不想管,不敢管,不能管,管不了”的心理。
问题金额连年攀升的问题正像是侵入到我国行政肌体的“艾滋病”———不但直接破坏这个肌体的健康并且还破坏其免疫系统。因此,要根治这一顽疾也应当像治疗艾滋病一样,采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鸡尾酒疗法”。
在治疗“问题金额”逐年攀升的“鸡尾酒药物”中至少应当包括以下药品:
首先要强化政府预算的硬约束。在目前的体制下,单位的行政“一把手”实际掌控着资金使用的决策权,预算的作用被弱化,这是导致资金使用随意性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必须应当把预算上升到“法律”层面,每年经过人大批准的预算不能再轻易改变使用方向。从源头上防止“问题金额”的发生。
二是要建立问责机制。明确行政首长对于资金使用问题的权力和职责,防止用“集体决策”的借口规避责任。多年以前,为了适应和加快改革的需要,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实际运作中采用“只要没把钱装在自己口袋里就不算犯法”的操作标准,导致客观上在官员中形成了错误的资金决策观念,这一点必须得到改变。
三是要形成部门联运机制。解决机制的创新和司法体系的完善是审计后续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要探索一种司法、监察等相关部门联合调查办案机制,使审计与审计后的处理程序得以贯通,让审计工作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
四是建立审计问责报告制度,在发布新一年审计报告的同时发布上一年度的审计问责报告,增加审计问责的透明度。一方面,可以对存在严重违规金额问题的部门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与职责部门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
根除“问题金额”攀升顽疾必须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只有当“问题金额”从普遍问题成为个别问题的时候,才能够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在目前情况下,必须是多管齐下,采用“鸡尾酒疗法”才能够取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