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6000亿元减税空间倒逼政策加码

结构性减税遭遇地方政府突击收税,相关政策被指零敲碎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结构性减税遭遇地方政府突击收税,相关政策被指零敲碎打6000亿元减税空间倒逼政策加码

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减税措施,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减税措施,备受关注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正在全力推进。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央行顾问周其仁表示,今年有6000亿元人民币的减税空间。

6000亿减税空间令人振奋,却也出现了不协调的声音。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为实体经济发展减负助力;而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税务部门却在快马加鞭突击收税。如此境况,不免令人担忧,6000亿元人民币的减税空间能否实现?

地方政府突击收税

据媒体报道,为了完成年内任务抢收突击收税的现象,6月,甘肃省永登县地税局号召大干20天,突击增税6448万元。湖南省常宁市国税局则“暂停所有假期,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征税”。据了解,重庆、四川、新疆、广西都在快马加鞭突击收税。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事实上,有些地方面对财税增速下降,税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加大了稽征力度,按照上限征收,使得纳税人负担不降反升,确实收了“过头税”。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如果地方政府的税务政策不能同中央政府保持一致,那么国家的减税政策就很难真正见到成效,并且也充分体现出地方政府以公权侵犯民众的私权。而从地方政府本身的角度来看,各地方政府也承载着很多压力,进行突击收税也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收税任务指标,完不成也不利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

针对结构性减税变加税现象,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撰文指出,各地虽然上调增值税、企业税起征点至国家公布的调整范围的最高上限至2万元,但由于许多中小微型企业纳税额度都是税务部门估计的,一些税务部门就在起征点提高的前提下,将纳税定额随之估高,使得企业纳税不降反升,大大加重了企业税负。

减税政策亟须落到实处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曾经做过测算,在不影响预算安排的前提之下,当前每年能够安排的减税规模在5000亿到8300亿之间,而现在所推出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达不到这样的减税规模,因此减税的空间还很大。

“按照目前的进展来看,6000亿的减税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实现的。”边晓瑜对记者表示,结构性减税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目标,其中涉及许多环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并且,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还是有很多可以进行结构性减税的产业和项目,国家对新型产业发展的减税政策支持也必须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要达到如此大的减税规模,仅仅靠目前推出的这些零敲碎打的减税政策显然不够,而且对于企业来说真正能够受益的是大幅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税种,占到税收总收入的1/4。

中国增值税税率高达17%,业内人士建议将增值税降至现行优惠税率的13%,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甚至建议应该降到10%。

杨志勇则认为,当前最有效的减税税种是增值税,但由于这是政府最大的税源之一,因而减税也面临更大的困难,相比较而言,消费税调整起来比较便利,税目税率设置也很容易,因此他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尽快启动下调消费税的改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