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央企透明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徐旭红
解疑央企透明度
不知有没有人算过,伦敦奥运会开幕时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空降到底花费了多少,当然这一定不会纳入英国王室对外公布的开销中。但英国王室的每一项公务开销都透明公开并详尽的列出来,让纳税人知道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政府的钱来自于何处?来自于征税。问题是钱用在何处?国内刚刚公布的中央部门三公账本,无疑让民众希望能有一本公开的账,政府花了纳税人多少真金白银?都作了什么用途?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那么,央企的透明度如何,是否能向民众“晒晒账本”,公开账目?毕竟央企归根到底属于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财产。央企是否可以做到资产管理、主要负责人薪酬及职务消费、职工福利以及红利的透明化?
专家建议,充分披露信息,增强透明度,公开可以遏制腐败,阳光下可以有效监督,提高透明度可以让民众了解央企是否真正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央企已逐步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各项制度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并未公开“三张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一些有关企业运营的详细信息,造成公众无法从公开渠道了解央企的经营及资产状况。
针对央企经营方面,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资金管理若不透明,企业决策者则难以全面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流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实施监控,部分央企甚至对子公司的投融资、担保、资金分配等重大财务活动都难以把控。
要解决这些问题,央企需要建立透明化的资金管理模式,使收支一举一动都处于监督之下,使得决策者及财务管理者可以掌控集团企业及子公司的资金流向,合理配置资金,使企业在管理中不断升级,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质疑不断的还有公众对央企高管薪酬的透明程度,对央企董事长、外部董事、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等,一直以来,公众无法获得与此相关的公开信息,自然也无法判断央企与同行业的外资、民营企业相比薪资水平是高是低,是否利用垄断地位获取畸形高工资高福利等。
观察人士分析指出,在国资委成立之前,央企高管薪酬由企业自己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而国资委成立后,高管薪酬采取的是半市场化管理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央企负责人还不是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对其管理还带有比较浓厚的行政任命色彩,但央企又必须参与市场竞争,高管职位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而导致央企高管薪酬在两套考核体系中很难定位,无法做到透明。正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很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有待构建,资本市场也缺乏对企业家行为的有效竞争约束,经理人偏离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
不过,国资委表示,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改进对央企的管理,增加央企相关财务数据的披露,提高央企负责人的薪酬透明度,如建立和完善央企的薪酬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公开选聘央企高管、接受职工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以此来加强对央企监管力度。
除央企高管薪酬的透明化之外,职务消费和员工薪酬福利的透明化程度也是公众比较关注的热点。目前来看,央企已经上交了一部分红利,但是绝大部分利润的用途没有公开,尽管央企有历史的包袱等需要承担,但是流向还是不透明,管理成本公布不具体,加上央企高管权力缺少监督制约,因此央企职务消费和员工薪酬福利负面新闻屡有发生。
一些央企作为上市公司,尽管都有信息披露,但是职务消费和员工薪酬福利,在信息披露里并未体现。可以期待的是,通过继续促进央企整体上市,增加央企运营透明度,未来相关信息势必要向公众明示。
一直要公开的央企账本迟迟没有公布,但是提高透明度是资本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建立公平、公正、公开资本市场的本质要求。没有透明度就没有资本市场,国资委多次表示,国有企业的账本迟早要公开、要透明,要向全社会公布。
众所周知,国资委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任务是摆脱经营困境,提高国有资产效率和效益,这已经得以实现。央企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因此,公众对央企的支出及利润分配具有知情权,并且有权力进行监督。国资委是下了大决心要让央企账本越来越透明化,问题的关键是步子要快一些,让其成为民众的权利。
众多央企不仅焕发生机和活力,而且不少央企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产业的“领头羊”,在此背景下,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到央企发展带来的福利是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可否认,央企分红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分红比例一直被认为偏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民众质疑数量不多的分红资金如何能够真正反哺社会,分红的透明度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公开程度及公共参与程度不高,却是质疑的根源所在。
透明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清楚央企红利的来源和去向,特别是对于央企红利的支出。央企国有资本经营已经纳入了财政预算,作为公共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按照财政公开的要求确保其编制、批准、执行的公共化,增加透明度。
因此,央企在提高分红比例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做到分红的全过程公开透明。通过决策公开、信息公开、财务公开等手段,把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社会、交给公众,做到公共参与,实现监督全民化,使得央企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增强透明度。
而国资监管者必须尽快做的事情是,在国资委的网站上公开央企的财务年报,如上市公司的年报一样可以被公众随时查阅,相信透明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