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G02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G02深度
 

2012年8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三公”经费何时公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宁

央企“三公”经费何时公开?

王利博制图

前不久,98家中央部委相继公开了2011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等情况,使得中央企业何时公布“三公”消费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面对公布“三公”经费这一大考,相较去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姿态,今年的中央部门则显得步伐整齐、动作迅速,体现出公共监督下政府财政透明度的与日提升。坊间也有不少人为中央部门说话,认为98个部门只花了93亿,不算多呀。与此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将陆续跟进,共同将“三公”经费的公开推向制度化、常态化的进程。本来是藏着掖着的东西,一经公布,种种怀疑便烟消云散,使得政府与群众的信任度明显增强。

然而与政府部门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相比,同样享受“三公”待遇的央企则仍然将自己的“三公”紧紧藏掖在怀里,似乎羞于示人。

有人说,中央部门晒“三公”,央企笑了。央企之所以笑,并非因为其幸灾乐祸,而是因为中央部门那点“三公”经费,央企们根本看不上眼。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在职期间日均挥霍公款超4万元;原建行老总张恩照,搞一次舞会派对便挥霍115万元,其个人爱好则由网球、高尔夫球而至豪华游艇;10年前国家电力公司在武汉召开内部会议,总经理高严住6万元的特大套房,午休另有8000元/天的总统套房。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占有大量公共资源,在享受“三公”待遇时,游离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哪个标准高就按哪个执行,是一个拥有超脱地位的“三公”消费集团。大则富可敌省,小则富可敌市。以至于外界有“三看齐”的说法:权利向绝对垄断看齐,级别向政府部门看齐,薪酬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看来,巨额的、不公开、缺规范的“三公”消费,似乎已经日益成为腐败的“温床”。近年来,每当有央企乃至地方国企负责人落马,便往往有传奇般的“职务消费故事”传出,种种奢靡之状,真是出乎想象,令人咋舌。由是观之,国资委开始关注央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委实大有必要,甚至有些太迟,办法上也有些偏软。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是企业,企业行为无需向社会公布。然而问题在于,虽然名义上央企花的是企业的钱,但归根结底是国有财产。正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过的:“国有企业的资产是属于国家、属于全体人民的一笔储蓄。”因此从这点来说,央企的“三公”经费和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在性质上是毫无二致的。那么,政府部门都开始晾晒账本了,央企怎么办?人们自然便产生这种期待。当然,企业的一些投资和支出在一定时期属于商业秘密,不便于立即公开,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三公”经费,多数是没有秘密的,当在公开之列。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审计监督力度的加强与公共监督机制的日益健全,央企“三公”消费的公开已是大势所趋、只待时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管住“三公”消费,“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便是民主监督。”6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对于50个中央部委及多家央企2011年的审计报告,披露了个别央企滥用公共财政的诸多乱象。日前,国资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发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列出12条规范国企负责人职务消费的“禁令”,从制度层面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职务行为进行规范。上述种种举措都在明确无误地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央企的“三公”经费的公开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选择什么时间公布的问题。

公开“三公”消费,是个好办法,接受社会监督,就必然会自己监督自己,约束自己。对于央企来说,只有大大方方地公开自己“三公经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来自公众的监督,才能有效地加强廉政建设,有效地遏制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惟其如此,才能共建“阳光央企”,为企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世界经济进入艰难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经济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叠加的背景之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困难重重。央企公开“三公经费”并接受公众监督,才能够显示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诚意,才能让长期以来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同时,央企自身也正面临着经济寒冬,尤其需要节约开支,包括“三公”消费,做到节俭理财、缩减经费、节支增效,更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央企“三公”经费何时公开,尚没有听到什么说法。但愿央企公开“三公”经费的这一天早一点到来。越早越主动,也越有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