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商业·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商业·管理
 

2012年8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管理者加强“防盗墙”建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金融管理者加强“防盗墙”建设

浦发银行祸不单行。

一周连曝两起贷款风险案例:一个是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的江西赛维被曝深陷破产和违约漩涡,把浦发卷入了其中;一是浦发银行广州分行高管被曝违规放贷7800万,共计受贿约272万。

浦发银行两起“恶劣事件”再次说明,目前,金融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上的漏洞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弊病越来越重。这种在管理上的极端松懈,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让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越来越弱。

中国股市如此低迷,中小企业融资如此艰难,个别金融企业还频频出现如此低端错误,情以何堪?2012年8月3日,网络评论人谭浩俊表示,如果只享受利益而不承担责任,谁还会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负责呢?

第一道墙:形成判断上的共识

2012年7月,中江集团因投资地产、酒店失利,资金链断裂,目前正进行破产重组,创办人俞中江已被警方控制。可以说,明眼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马上判断出“又有金融企业跟着倒霉”。

当特种商业收费项目出台时,银行特别强调“企业特性”。既然是企业,需要在特大贷款项目上具备集体“判断共识”,减少失误。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江集团债务规模为80亿元。一个内部人士告示本报记者说“这是杭州历来最大宗一个案例,银行贷款约50亿元,其中,建行占30亿元。还没有最终的调查结论时刻,已经有几个行长遭免职。”

2012年8月3日,记者采访北京某接近建行的人士,他透露:“公开信息看,该案件牵涉很多人物,事件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建设银行前任浙江分行行长、现任首席审计官余静波也到杭州协助案件调查。但是,分析过程不难发现,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容易放松‘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美国管理大师约翰·科特管理危机的“常识性观点”。这样的管理常识或许在当今的高管们眼里已经不是“科学”,但往往羁绊自己脚步的就是常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家核心观念已经初步形成。但遗憾的是,不能长期坚持一个核心价值,被浮名所累,多见焦躁。把应该时刻监督自己以及员工的常态任务当成了“应对上层检查的任务”。

英特尔总裁戈洛夫说到企业问题时讲过这样一段话:适者生存!跟中国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同一个道理。后来有中国学者把他的“偏执狂生存”理论解释为“诚惶诚恐”理论也是介于这个观点。企业家、盛大网络老板陈天桥就崇拜这个理论。

30个亿的“重负”说起来非常复杂,但在复杂之中可以看出,由于对“中江系”盲目信赖,在银行的各个管理环节中都存在明显的漏洞。金融企业的问题提示企业家们,必须加固企业的管理文化之根,在管理原则的细节上下功夫,提高风险意识,保持价值观上的共识。

中国老一批金融家都记得,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每次大会小会都强调:金融企业管理者要时刻牢记管理这根弦。天天讲不过分。为什么?因为一点问题都会导致一系列灾难。

第二道墙:别放松“主导权”

一位接近建行的高端人士表示:30亿贷款金额太大了,套牢的建行没法撤出来。一旦撤出来,企业就死了,那银行一样要坏账。所以,“高风险”就是需要高防范措施。

作为企业的“贷款者”,银行人下矿井,是责任;下工厂、车间是责任;下田间地头是责任。只是这份责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显得“陌生”了。

但是,现实逼迫企业转变“态度”。“钱放给煤炭企业了,形势如此严峻,我们的那个管理者就必须天天盯住了,我们比矿长还紧张。太害怕了。”这是一位某大银行分行长2012年8月1日在微博上以“不敢入眠”为题写的心声。大家在鼓励他的同时也不断地告诫他:“必须高度重视,这是不容推辞的责任。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连带损失是令人心痛,必须反思。”

记者在分析事实时发现,银行往往在追加贷款时,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标准发生微妙变化。有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继续放,企业将来会变好;有的则觉得不可以,必须把银行本来就有的经营风险充分做细致的认证。

没有“判断的共识”必然出现矛盾,给企业以钻空子的机会。那么,银行企业高管是否需要对“话语权”重新审视?因为很多事实显示,银行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很难逃离老毛病:“看领导脸色和一句话”,也就是领导者的地位决定了话语权。专家观点是“表面上看,银行有着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但最后却难免过不了人情关。30亿的贷款项目就是很多这种因素,银行一旦陷进去,就完全不在银行掌控的范围了,反而企业变成了主导的一方。”

一位从事14年企业管理的高管对记者说:任何企业都是靠贷款发展,如果银行不贷给它,企业死了,银行也什么都得不到,所以银行只好继续贷,最后是越滚越大。风险不时刻控制,最终不可收拾。那就是对人民、社会的失职。这个权利还包括“贷款审批权”。记者看到,针对行业人士对“建行在中江集团30亿元债权”的辩解,法律人士公开观点是:“即使98%的贷款是有抵押的,处理起来也非常艰难。要起诉,资产需要拍卖。但在现在的房地产行情下,拍卖资产很容易吗?这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抵押到资产处置,是很复杂的。”

由于历史原因,建设银行在房地产项目方面具有优势。而本轮对房地产的调控也让其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问题出现以后,据说建设银行的分行对其贷款审批权也收回了,实行更加严格管理。

第三道墙:高筑企业内部风险管理

2012年7月30日,和平县邮政储蓄银行一名监守自盗66.7万元的员工在广州被抓捕归案,警方成功追回全部被盗现金。据悉,他利用个人掌管的保险柜钥匙及偷窥获取的密码,打开保险柜后,将库存的所有现金全部盗走。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2011年全国银行业案件发案92起,涉案总金额21亿元,较之上年的89起和5.1亿元,发案率和涉案金额增幅达到3%和311%。自然灾害带给社会和人民的后患第一是疾病传播。这也是政府机构处理公共自然灾害事件后的“头等大事”。在金融行业也是一个道理,传染很可怕,要加强建设“防盗墙”。

8月4日,1600亿钢贸行业贷款让银行难安。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之所以将众多企业集体告上法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采取联保形式共担风险。但行业性风险让联保成为空谈,银行只能将其“打包”上告。

在日前银监会召开的2012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议和2012年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上,对于银行业案件的“抬头”之势,主席尚福林明确强调“几个不动摇”:加强信用风险前瞻性管理,毫不动摇抓好案件风险防控;积极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强化日均指标考核;加快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汇率、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为市场风险计提充足的资本;严禁银行从业人员充当资金中介或直接参与民间借贷,严防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