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一周
 

2012年8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一周新闻榜(2012.07.31—08.06)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国企业一周新闻榜(2012.07.31—08.06)

24名民营企业家当选十八大党代表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南方周末》8月2日消息,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31个省份均已公布参加十八大代表的人员名单,来自16个省市的24名民营企业家被选为十八大党代表。民营企业家成为党代表,始于2002年的十六大,有7人当选;2007年的十七大,当选人数增至17人;2012年十八大,增至24人。上述24人当中,除梁稳根属于“超级明星”外,其他人以“生面孔”居多。

点评:与全国两会中的企业家“明星”不同,十八大的民营企业家党代表来自基层的比例较高。随着我国非公经济在经济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出现在这一重要会议上。这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民营企业家的光荣使命。这份使命和光荣便是,在十八大这一历史性时刻,向党和国家表达基层民众最真实的意愿。

“新三板”扩容获得国务院批准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证监会8月3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俗称“新三板”)试点。除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外,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此次“新三板”试点扩容,将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逐步将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试点范围,为试点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等服务。

点评:“新三板”定位于为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定向融资服务。由于“新三板”的门槛相对较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此次“新三板”扩容,在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同时,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不仅能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五央企自查高铁招标“潜规则”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新京报》8月3日消息,国资委纪委下发通知,决定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集中教育整治工作。通知要求5家央企先自查自报,主要查找经营中存在的“支付或变相支付好处费、违规转分包工程、违规转让出借资质证书”等非正常市场竞争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点评:今年上半年,铁道部表示将通过对铁路工程招投标的改革,防范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铁路工程招投标、明标暗定、权钱交易等突出问题。国资委要求5家央企自查行业“潜规则”,是对铁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的前奏,有利于构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树立中央企业良好形象。

陕西在建煤化工项目受困资金链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经营报》8月4日消息,目前在陕西共有超过10个正在兴建或者筹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投资方都面临资金难题。陕西省已知的八大煤化工项目总投资高达3000亿元,但迄今无一例建成。在煤炭量价齐跌的情况下,投资方利润减少,产量也急剧下降,导致现金流缩水,对于下游投资的煤化工项目或将无暇顾及,在建的煤化工企业在资金方面将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

点评:煤炭行业2012年整体进入“寒冬”,煤价跌幅超过20%已成事实。通常煤炭等原料价格下跌,对于已经建成的下游煤化工企业来说,属于好消息,因为可以降低成本;但对于在建的煤化工项目来说却是雪上加霜,不但无法享受煤炭价格下跌带来的利好,同时也使投资方的资金难以到位。价格下跌与销量缩水的现象叠加,使得煤炭企业的现金流大大缩水,一些早先承诺投资的煤化工项目即将面临资金困局。

光大等银行“打包”起诉钢贸企业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上海证券报》8月3日消息,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根据“上海法院网”公布的开庭公告信息,包括天展钢铁有限公司、上海惠锦钢材(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钢贸企业被齐齐告上法庭,原告则是光大银行上海金山支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三家银行。上述案件被集中安排在8月公开审理。

点评:近年来一直不太平的钢贸行业再起波澜。据业内人士分析,银行之所以将众多企业集体告上法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行业性风险让联保成为空谈。钢贸企业多采用联保贷款,当其中一个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但现在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钢贸企业整体陷于亏损和周转失灵的状态,联保成了大家都不还钱,于是银行只能将其“打包”上告。

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或死灰复燃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经营报》8月3日消息,虽然河南关于优惠电价补贴高耗能企业的政策是“只刮风不下雨”,但据记者调查了解,广西、贵州、宁夏、陕西等多个省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均已提出针对高耗能行业提供支持性电价政策。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关于整顿规范电价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

“坚决制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目前,高耗能企业实施优惠电价有

“死灰复燃”的迹象。

点评:经济下行情况下,工业用电持续低迷,地方政府希望在化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同时刺激经济增长。地方政府通过推行用电优惠政策,逆势加大高耗能行业的产量,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长期看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地方政府应改变以往追求GDP增速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维,走集约型增长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帮助高耗能产业脱困。

中石化欲炼“地沟油”为航空用油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财经网8月4日消息,中国石化集团正在努力将“地沟油”转变为航空煤油,最快到明年1月份,将完成对其实验生产的生物质航空煤油进行适航审定的准备工作。采用餐饮废油作为原料生产航空煤油在国际上已有成功案例。2011年10月,英国汤普森航空公司的“地沟油航班”波音757客机首航成功;2012年6月,荷兰皇家航空的“地沟油”航班也开始飞行。

点评:中石化加快对生物质航空煤油的发展步伐,化地沟油之害为宝,不仅仅是能源问题,甚至还关系着食品安全。虽然前景诱人,要想用生物质航空煤油替代传统的航空煤油仍然困难重重。除去技术原因,首当其冲的是成本问题。有分析人士称,生物质燃油的成本是传统航油的数倍。在大规模生产时如何缩减成本,恐怕将成为该技术大面积应用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沿海企业不景气催生农民工返乡潮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广播网8月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以往只有春运期间才会出现的农民工返乡现象,如今在浙江、江苏、福建等东部地区非常普遍。除了生活成本的原因,农民工选择在此时返回家乡,更重要的原因是沿海企业的不景气。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等问题,成为眼下不少出口加工企业的生存写照,“赚不到钱”是企业主说得最多的话。

点评: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条件下,对于沿海企业来说,临时性减员虽然能暂时缓解资金的紧张,但在盈利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做不到“增效”的减员就失去了意义。同时,这些掌握着熟练技术、有着丰富经验的务工人员的流失,也将给当地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大负面的影响。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当地政府的帮扶,助力这些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渡过难关。

和记黄埔将洽购英国曼彻斯特机场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香港媒体报道,7月30日,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证实,该公司有兴趣收购英国曼彻斯特机场。霍建宁表示,和记黄埔集团今年将增加欧洲的投资,若此次竞购曼彻斯特机场成功,则是长和系首次涉足英国航空业。今年5月25日,李嘉诚首次公开宣布家产分配方案,由长子李泽钜管理长江集团;7月16日,李嘉诚将家族信托中原分配给李泽楷的1/3权益,全部转给李泽钜。

点评:李泽钜似乎偏好英国公共资产,过去两年时间,李泽钜掌控的长江基建完成了对英国电网和供水网络两大业务的收购,被英国媒体称其几乎买下了英国。曼彻斯特机场位于英国传统工业区东北地区的中心,随着该地区逐渐失去商业吸引力,导致机场的经营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以曼彻斯特机场为契机,或许可以使长和系顺利进入英国公共交通领域,为未来在该领域的收购做好铺垫。

蒙牛最后一名创业元老杨文俊辞职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经营网消息,蒙牛乳业7月31日发布公告称,杨文俊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副主席以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并已于7月30日生效。该公司表示:“……业务已上轨道,杨先生认为是时候辞去本公司董事一职,以求可发展其个人事业。”在今年4月12日,时任蒙牛总裁的杨文俊因“两届任期已满”,经董事会同意,卸任总裁一职,但继续担任副董事长职务。

点评:随着蒙牛最后一名创业元老的离职,蒙牛乳业昔日民营企业的身影已经淡去,成为一家中粮系国资控股的企业。以“全产业链”著称的中粮集团如何“医治”当前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的蒙牛,将影响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和格局。对央企中粮来说,奶业是食品安全的敏感地区,其管理下的蒙牛或许会暂缓之前快速扩张的步伐,首先要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对接工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