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经验看中国新能源科学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富强
从国外经验看中国新能源科学发展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成本高等特点。产业的发展受到生产要素、市场要素、配套产业、产业竞争、政府等多重因素影响。
通过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素进行分析可知,中国未来新能源产业将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呈现竞争加速、行业准入难度加大等特征,配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新技术新应用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从英国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到石油对煤炭大规模替代,其后都跟随着经济大发展的高潮。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并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一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发达国家争先发展新能源产业
美国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上个世纪后半期,新能源技术与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同时开始萌芽,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应用成本较高,因此,新能源技术在上个世纪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一系列新兴技术。
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拉动新能源上游产业如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多晶硅深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二是促进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一系列输送与用能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促进节能建筑和带有光伏发电建筑的发展。这不仅填补美国实体经济的空缺,使美国由消费社会转变为生产、消费并重的社会,而且可增加国内就业,降低污染物排放。
欧盟加大发展“绿色能源”的力度。欧盟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最重要做法之一是建设统一的欧盟市场,为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条件。在《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中,提出强化对欧盟能源市场的监管,要求各成员国开放能源市场,制订欧盟共同能源政策。为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欧盟以灵活的市场机制与严格的法律制度相结合,在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上不断推陈出新,制定了很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计划,保障欧盟节能与环保目标的实现。欧盟还积极建设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以最低成本来实现减排的工具。
为了实现环保和减排目标,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以《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为代表的环保指令,既是维护欧盟境内居民健康安全的环保法规,同时也是一种比反倾销等措施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近期,欧盟通过了一项新的家电更高能效等级标准,电冰箱、冰柜、电视机、洗衣机和集中供暖循环器将在原能源标签的基础上引入节能性能高于现有等级的三个新等级,并首次对电视机制定最低能效标准。
日本立足于节能和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和大量制造业企业向海外转移的影响,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之中。为此,日本明确提出了不以增加短期需求为目标的指导原则,力求以“结构改革促经济发展”的方式,取代“通过扩大政府支持刺激经济成长”的方法;提出了普及开发节能技术、加大研究清洁能源力度的目标,并给予了相当大的预算支持。这进一步促进了能源结构转型、继续保持在节能方面优势地位的战略目标。
日本95%的能源供应依赖进口,出于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考虑,2004年6月,日本通产省公布了新能源产业化远景构想:计划在2030年以前,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基干产业之一,石油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0%降到40%,而新能源将上升到20%;风力、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4500亿日元增长到3万亿日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到2010年达到8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我国新能源发展对策及建议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分工的格局形成,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开发新产品———形成国内市场———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产品再进口———开发更新产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即产品成熟后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循环发展;后发展国家则是先进口,然后国内生产,再出口这一近似于雁形的发展形态。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几乎同步进入新能源产业,但发展中国家只是承担技术含量低的部分环节,而发达国家掌控核心技术和占有新能源市场。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新的技术变革,这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我国有可能通过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变革,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差距,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挑战是,我国虽然在数量规模上,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并不落后,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相关制造环节,缺乏核心技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保能力低。因此,我国应抓住机遇,做好以下应对。
发展对策及建议:
1、壮大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建成一批在国内知名的新能源产业技术中心、制造中心、信息中心和国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知识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聚集基地。
2、抓住新能源产业政策,迅速扩张新兴产业,实现多个企业的产品和技术达到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吸引外企前来投资。
3、抓住重点,科学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集中在太阳能利用、风电设备、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地源热泵五大领域,应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不同的主攻方向。
4、拥有知识产权,尽快弥补产业空白。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人才需求、信息交流和产品互补等。提高其在整体新能源产业中产值比例,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5、加强新能源产业相关配套能力。新能源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也严重制约了新能源产业整体发展。
6、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改善民生。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动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整体结构合理的条件下,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等,形成良好的低碳节能环保体系。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建设小康农村,改善民生。
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中国也初步具备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软”“硬”技术实力。在未来中国政府政策激励和企业不断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必将进入下一个稳步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