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G02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G02深度
 

2012年7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7月23日—7月29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一周国企网络舆情(2012年7月23日—7月29日)

黑龙江龙煤集团计划减员1.2万应对煤业危机引关注

事件概述:《中国经营报》7月28日报道,黑龙江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开始总计1.2万人的“减员计划”。《中国经营报》认为这一不得已的计划源于煤炭行业当下的经营困境,折射出整体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

网络舆情:作为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黑龙江最大的国资企业以及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一经报道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议论。网友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煤炭行业的经营困局背景下国企是否应该大规模减员及如何裁员的议论上。关于国企是否应该裁员,浙江宁波的网友“水中的小小鱼儿”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私人企业可以减员。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不应该在经营困难的时候把矛盾转嫁给企业员工。经济危机中最大的危险就是大量的失业人口。这时候国有资本企业适度亏损经营,吸纳更多从私企失业的员工,比单纯给失业人员救济金效果好。”《劳动报》副总编辑“天马义侠”则想到了减员的程序问题,他说:“如此庞大的减员不知是否听取工会的意见?不知是否通过了职代会审议?别把1.2万员工失业当小事,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也有不少网友跳出龙煤集团本身来讨论裁员和就业问题。广西网友“广西出版董编”不无担忧地说:“就业乃民生之本。失业人员越多,社会问题越尖锐。”

点评:进入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的整体形势严峻,目前除神华、中煤、山西焦煤集团等少数几个大型集团外,多数企业都处于利润不高、微利的边缘。如何度过“寒冬”是整个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减员”并不是民营和外资企业的“专利”,正在全面走向市场的国有企业减员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国企显然要考虑的不仅有盈利问题,还有就业问题,这是其国企的性质所决定的。如何把减员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是包括龙煤集团在内的国企都要时刻考虑的。

三大油企海外频频出手外媒高度关注中国油企挺进北美

事件概述:近日来,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频繁密集展开海外收购业务。23日,中海油、中石化同日发力,以166亿收购加拿大两公司。25日,中石油收购了法国苏伊士环能集团卡塔尔海上第4区块40%石油勘探开发权益,并获得卡塔尔能源和工业部正式批准。

网络舆情:三大油企如此密集的海外收购业务,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外媒纷纷讨论中国油企挺进北美的战略意义。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认为该收购案将标志着中国向北美大陆油气田最野心勃勃的挺进。它将使中海油获得在改写能源市场格局的技术领域中的关键角色,并为其打开与埃克森美孚等油气巨头并肩经营北美油气田的大门。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指出,需要重视的是战略方面的问题:中国将美洲视为做买卖以扩大并保护其在全球能源游戏中份额的重要地方。报道称,中国在华盛顿后院的庞大投资,不仅在东方的石油依赖率迅速上升之际为北京提供了防范传统石油国家的战术手段,这种投资在战略上也有重要意义。未来让北美成为中国的油池,这使“中美国”关系多出了新倾向,而非涉及大量债务及更多贷款的那种关系。

点评:近来,关于国企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三大油企频繁密集的开展海外收购业务,有利于减少蒙受价格风险的次数、确保供应和能源多元化,避开过度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风险控制,努力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典范企业。

燕山石化旗下企业河道上建厂被指妨碍泄洪

事件概述:一场特大暴雨,让位于北京西南角的房山区成了重灾区。截止到7月26日晚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公布的数据,此次暴雨造成北京77人遇难,房山区就占了38人。《中国经营报》日前报道称,由于燕山石化旗下企业燕山合成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厂房的挤占,现在的泄洪道变得很窄,这被怀疑是造成此次泄洪不力的原因之一。

网络舆情:一场暴雨夺去这座国际都市77条人命,灾后反思正在逐步开始,基础设施建设不力被认为是导致这场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和燕山合成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挤在一起的有多家厂房,但因其国企背景,备受关注。一些网友想到了河道建设的重要性。新浪网友“刘涛O”在微博上直言:“保命要紧的地方不能用作他用。就像求生通道一样。”另外一些网友则想到了问责,网友“毛孩帅帅的妈妈”留言说:“大灾过后确实应该追究一下相关的责任部门是不是尽职尽责了。”网友“flypig1996”则想得更远,他说“如果燕山石化在河道里建了厂,那我们在批评燕山石化在河道建厂的时候,是不是更应该追问到底是谁批准他们在河道里建厂的?”此外,还有一些网友指出了现在各地河道不被重视的现状。网友“陶海明”留言说:“北京天津河道阻塞相当严重,特别是城郊结合部。”网友“夫子郝”认为,目前全国仍处于主汛期,建议“来一次河湖滩涂行洪违章建筑清除。”

点评: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如果我们不遵守,大自然就会毫不犹疑的报复我们。河道建设是防洪泄洪的重中之重,事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使,往往会随意增减一些泄洪河道的宽度。全国目前正处于主汛期,不妨像网友建议的那样,来一次河湖滩涂行洪违章建筑清除,包括国企在内的所有企业都要来查一查。

2011年度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出炉引发热议

事件概述:日前,国资委公布了2011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严格审核,2011年纳入国资委考核范围的118户中央企业中,A级企业46家,占全部中央企业的38.98%;B级企业55家,占46.61%;C级企业13家,占11.02%;D级企业4家,占3.39%。2011年中央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经济增加值4060亿元,增长4.4%。

网络舆情: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是衡量央企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结果出炉后,在网上引起热烈议论。北京网友“轩逸云瑶”说:“这个考核好像主要看利润。”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坦言:“业绩考核结果公布,我也对央企领导业绩考核的压力有所听闻。希望这种压力适当,驱使他们关注企业长久发展,而不是过度关注短期效益。”连续8年获A的中国移动则通过官方微博向用户表示谢意,“今天的中国移动,根源于6亿多用户的支持和厚爱!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加贴心和方便的服务。”

点评:国资委公布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既是对央企过去成绩的考核,也是对央企未来发展的鞭策。4成企业获A,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央企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当然也正如梅新育所说央企要“关注企业长久发展,而不是过度关注短期效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