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食品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食品报道
 

2012年7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壮乡河谷:芒果第一品牌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菁李志豹实习生杜鑫茂

壮乡河谷:芒果第一品牌是如何炼成的?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右一),百色市委书记赖德荣(左三),市委副书记张虹(左二)等人到北京推介会壮乡河谷展位参观指导

壮乡河谷董事长陈迪山在推介会上与客商签订协议

盛夏时节,芒果飘香。

7月20日,由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农业厅、广西商务厅主办的“2012年广西百色芒果(北京)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

这是主办方第二次在北京推介百色芒果。作为百色市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壮乡河谷集团无疑成为推介会的主角。推介会现场,壮乡河谷不仅带来了青芒、红贵妃、金煌芒、红象牙、台农等多个品种的传统优质芒果,还新推出了玉文6号、澳芒等多个新品种芒果。

据悉,壮乡河谷等来自广西百色数家芒果种植公司与进驻新发地的北京客商当场签约,意向金额高达3.8亿元。“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集团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构建芒果产销网络,巩固与提升壮乡河谷的芒果第一品牌地位。”壮乡河谷集团董事长陈迪山如此表示。

说壮乡河谷是芒果第一品牌,一点也不为过。根据广西有关部门的最新评估结果,壮乡河谷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1亿元。这在国内绝对称得上第一。

从2009年到2012年短短3年时间里,陈迪山是如何将百色芒果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又是如何把壮乡河谷塑造成芒果第一品牌的?为此,在推介会期间,《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陈迪山。

产业化发展

革命老区百色,地处桂西山区腹地的右江河谷地带,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左右,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冬春少雨,春季回暖快,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著名的芒果商品生产基地。如今,百色芒果生产基地已经成为全国三大芒果生产基地之一。

右江河谷已有上百年的芒果种植历史,自1985年中国百色地委、百色地区行署决定建立右江河谷芒果商品生产基地以来,百色的芒果生产由零星种植向规模连片发展。然而,散乱的个体农户生产却阻碍了百色芒果的专业化发展。低廉的原产品收购价,不仅让农户叫苦不迭,更降低了整个百色芒果产业的级别。

2008年底,当陈迪山来到百色,看到这一情景时就下定决心要为百色芒果生产找一条出路。

工业品生产出身的他对产品的产业化运作有深入而独到的认识。他认为,农产品生产要突破发展瓶颈,也要进行产业化运作。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一条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芒果生产线在壮乡河谷落成了。

陈迪山将工业生产中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理念带到了百色。他要求芒果生产从最初选果到最后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严格、规范的技术标准来完成。对每一个芒果的质量都要严格把关,首先在保证芒果肉质、口感、甜度等质量前提下,针对不同批次的果品,在果肉的成熟度、果型的大小、果皮的光泽等方面精心挑选。他要求芒果不仅要质量上乘,还应具备外形美观、商品性佳等特点。

如今,壮乡河谷已建设占地面积超过500亩的产业园,工厂面积116000平方米,冷库19000平方米。除了一条芒果生产线外,还拥有15条圣女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在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的同时,壮乡河谷以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百色市农业局、田阳县农业局等单位作为技术支撑,为其系列产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持,并成为广西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陈迪山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真正在分布散乱的个体农户中实现标准化生产。

如今,百色已有许多芒果生产公司成立,他们借鉴壮乡河谷的发展模式对芒果生产进行规范管理,逐渐将百色芒果引领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

品牌化运作

农产品要卖得好,有自己的品牌很重要。

据陈迪山介绍,粗放型的销售令百色芒果卖不出价钱,就在几年前,果农还在用麻袋、箩筐装芒果卖给小果贩的形式销售芒果,一斤价格仅为几毛钱,甚至有时候都卖不出去。

陈迪山感慨道,长期以来,国内的芒果以海南最出名,其他地方的芒果若想卖个好价钱就要谎称是产自海南。在“海南芒果”这一巨大品牌效应的影响下,百色芒果难以抬头。

陈迪山当时就下定决心,要让百色芒果真正贴上自己的标签而不是“海南芒果”。而品牌化之路是陈迪山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在陈迪山的努力下,壮乡河谷已经向国内采购商打出了百色芒果这一响亮的品牌。与其他地方相比,百色芒果,甚至是壮乡河谷芒果以质更优、味更美、更多样等品牌优势一举在国内芒果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品牌效应为百色带来更多的是收益,曾经几毛钱一斤的芒果如今一公斤升至4元左右,高优品种甚至每公斤高达几十元。

壮乡河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鲜、包装技术的研发。壮乡河谷长期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下设的“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园艺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同合作,为壮乡河谷鲜果提供多项技术支持。

陈迪山表示,产品正计划销往日本、韩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若产品顺利进入日本市场,将增值3到5倍。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10个一线城市的连锁超市及批发市场均有公司的销售网络,将产业链的末端做精做细,真正实现产品的供需对接。公司推出壮乡河谷精品芒果,在每年的东盟(百色)农博会上成为消费者和客商关注的焦点,产品供不应求。

在陈迪山的计划里,壮乡河谷今年要在北京等大城市建立壮乡河谷的品牌专卖店,从而更加贴近消费者,强化壮乡河谷的品牌形象。

陈迪山还有更大的抱负与追求。作为广西扶贫龙头企业、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壮乡河谷集精品果蔬加工和配送、农业基地种植、观光农业为一体,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农业第一品牌。

而要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第一品牌的目标,陈迪山觉得必须先从芒果这一单品做起。“将芒果做精做细,把它打造成广西的品牌,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圣女果、蔬菜等农产品。”陈迪山说。

除了芒果,圣女果也已经成为壮乡河谷的拳头产品之一。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公司利用广告的优势将“每天十颗小番茄,家庭生活更和谐”作为精品圣女果的推广口号进行传播,旨在让消费者从更深层面认识圣女果,将“圣女果”作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标志。

勇担社会责任

壮乡河谷规模化运作以来,以“创建一流企业,造福老区百姓”为理念,打造右江河谷芒果产业带和圣女果产业品牌,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力求为加快老区建设现代化农村以及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做出贡献。

“最重要的是当地老百姓的增收。”陈迪山在谈到企业责任的时候强调,收入可持续地稳定增长才是保障老百姓生活的关键,而且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

与兴城蔬菜协会共同建立圣女果种植基地一个,带动农户391户;与七月香芒果专业合作社建立芒果基地一个,带动农户680户。

近日,广西有关品牌评估部门对“壮乡河谷”这一品牌进行评估,认为其市值已超过1亿。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正是这一品牌对当地农民增收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推动力还在不断地持续增加。这不仅增强了壮乡河谷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为百色果农实现增收注入了强心剂。

陈迪山介绍,在壮乡河谷品牌效应的影响下,众多企业开始效仿,他认为这正是理想的社会效应。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与农户联动的行列中,正有利于农民增收,逐步实现百色农民的脱贫致富。不仅如此,其他企业的效仿也有利于其不断促进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在竞争中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

“我们一直被模仿,但是我们要做到不能被超越,所以一直在开拓思路、不断创新。”他自信地说道:“我们会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壮乡河谷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注重带动农民增收,对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同样倾注心血,积极促进老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老区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在谈到下一步发展目标时,陈迪山认为,提高冷藏和物流技术的研发能力是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前提。同时还应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他表示,壮乡河谷正在规划建设农资卖场,为果农提供更优质的种子和专业化的生产设备,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农民规范化生产的技能,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机会。

有农民的拥护,有政府的支持,在打造中国特色农业第一品牌的道路上,陈迪山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