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2年7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数机构报告分析认为,随着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显现,未来经济增速有望逐季小幅回升。下半年信贷增长将较为平稳,全年新增贷款将在8万亿至8.5万亿元间。

下半年新增贷款预计回升

上半年经济增速符合预期,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会继续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适当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上半年经济增速符合预期,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会继续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适当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下半年新增贷款预计回升

CNS供图

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权威金融货币专家,均预测下半年在经济政策上仍然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对于下一阶段可采取的措施,央行日前也明确表示,除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还需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适时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参数,加强各类工具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机配合,增强政策实施的灵活性,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作为下半年经济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增信贷规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7月24日表示,在目前的条件下,结构性调整应该放开对信贷余额的总量调整,应从8千亿左右调整到1万亿或者更多一点,让企业迅速获得充足资金流。

下半年定调稳健+适度微调

专家认为,应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另有专家指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要继续立足于“预调微调”,不能再启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还要加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配合度。

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是应该警惕经济深度下滑。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适度加大预调微调力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沿袭过去粗放式做法,一定要有侧重点,一定要转变调控方式。

同时,一定要转变过去习惯于大肆放水货币、大投资的做法,包括盲目无度放松信贷政策,习惯于直接降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做法。这种做法可能立竿见影,但绝对是短期行为、权宜之计,最大弊端是给经济埋下通胀隐患和泡沫风险隐患,给经济带来产能过剩,最终种下危机祸根。要将宏观调控政策由过去的大投资、大肆放水货币为主转为通过财税政策刺激消费、启动市场、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为主。随着通胀率回落,货币政策确实有较大宽松空间,但一定要谨慎使用。

专家:货币政策谨慎使用,财税政策也应加大力度

余丰慧认为,货币政策无疑有更大的放松空间和必要性。但货币政策“转向”仅能缓解总量上的问题,要完成调结构,引导资金使用和产业发展方向,还需财税政策加大力度。

“近日,减税呼声一直在持续,国家在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中会有怎样的政策出台?力度有多大?”余丰慧说,应该将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到全面减税降费政策。不妨像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推出4万亿元大投资那样,推出3万亿元减税降费规模。这将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见效最快的方式。

余丰慧认为,后半年物价极有可能出现反弹。至于存款准备金率确实还有降低的可能,但是,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并不缺乏情况下,降准放水值得商榷。“一句话,应对本轮经济下滑,不能一直盯住货币政策手段,而应该发挥财税手段的作用。”

“就财政政策选择而言,我个人认为,要真正拉动民间经济的复苏,减税会比政府投资更有有效。因为,既往的实践经验表明,以扩张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两个显著弊端。”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林采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指出,首先每一轮政府大规模投资之后,都给商业银行留下大量不良资产。1998年,政府投资主导的基建项目在后来几年内给银行留下2万亿的不良资产;2008年4万亿的强力投入,形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4万亿的债务余额;其次,每一轮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后面都跟着通货膨胀。因为,巨额政府投资所形成的政府债务通常靠两个路径解决,要么增税,要么印钞。增税提高实体经济的经验成本,进一步打击民间资本投资实业的热情,对民间投资造成“挤出效应”。

林采宜表示,与其预测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不如思考一下货币政策对推动经济复苏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货币M2总量92.5万亿,是GDP(预测2012年度GDP为50万亿)的1.8倍,信贷总额59.64万亿,差不多是GDP的1.2倍,无论货币总量还是信贷总量都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同期美国货币供应量是GDP的60%)这个数字和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增长情况结合起来看,很明显,货币宽松政策对于拉动经济复苏,效用非常有限。

企业信贷诉求强烈期待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华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我国实体经济“缺钱”的问题大部分是结构上的,要着力于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而非简单地增加资金供给、扩大信贷规模等。

《中国企业报》记者日前从山东、河北等地企业采访获悉,企业下半年贷款诉求依然强烈。山东淄博的一家木材加工制造厂的李厂长告诉记者,去年厂子扩建厂房,上了几条新的生产线,从银行贷了30万。今年订单虽然比去年稍多了点,但货款不好及时回笼,没有资金就无法进料,盼着能从银行贷下款来。

7月19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198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个月回升,并逼近今年以来的最高点。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稳增长”被摆在日益重要的位置。而且,6月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也显示,CPI同比增长已经回落至2.2%。在此背景下,下半年货币政策有放松的理由和基础。

今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的微调,银行信贷额度有所宽松,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贷款的成本却一直没有降下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现在,新投放的贷款中没有一笔利率是下浮的。今年一季度投放的贷款中,大型企业的利率上浮幅度为9.5%,中型企业的利率上浮幅度为17%,小型企业的利率上浮幅度为24%。从走势上看,大中型企业的利率上浮幅度环比去年四季度都是上升的,小型企业有所下降。

不过,多数机构报告分析认为,随着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显现,未来经济增速有望逐季小幅回升。下半年信贷增长将较为平稳,全年新增贷款将在8万亿至8.5万亿元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