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贸易顺差叠加环境下出口与进口的同向增长完全不同,今年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却是以进口大大慢于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贸易顺差的“放量”是因为进口的“缩量”而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彰显。
贸易顺差增长的同时而经济却倍显疲弱,至少说明仅凭出口拉动经济的力量十分有限或者说独木难支,经济增长必须转移到依赖于消费这一内生性引擎之上。然而,这一令人耳朵生茧的命题能否最终破解却取决于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程度和效果。
贸易顺差放量增长的纠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锐
贸易顺差放量增长的纠结
持续了数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的恶化和外需的钝化而放慢自己急行的脚步。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达689.2亿美元,扩大56.4%,其中6月份贸易顺差额为317.3亿美元,单月顺差额度猛增至三年半以来的最高点。顺差形成的常规机理就是出口大于进口。
数据表明,今年1—6月份,我国实现出口9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在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日渐明朗的情况下,出口的显著回升多少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可能转暖的希望。
然而,与过去贸易顺差叠加环境下出口与进口的同向增长完全不同,今年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却是以进口大大慢于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贸易顺差的“放量”是因为进口的“缩量”而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彰显。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在比去年同期增长800多亿美元的同时,进口数量仅增长560亿美元,尤其是6月份的进口额度比5月份锐减140亿美元,其环比大幅下降为近年来所罕见。进口的急剧收缩反映出的是国内经济的疲软与市场需求的羸弱。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8%,取得了三年多来首次“破八”的最新纪录。与经济连连下滑相匹配,国内市场动力煤和钢材价格纷纷创出历史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增长的同时而经济却倍显疲弱,至少说明仅凭出口拉动经济的力量十分有限或者说独木难支,经济增长必须转移到依赖于消费这一内生性引擎之上。然而,这一令人耳朵生茧的命题能否最终破解却取决于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程度和效果。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已经持续了10多年的“国富民弱”格局正在不断地得到强化。
有趣的是,在民众收入连连“跑输”财政收入的同时,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却日渐式微。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为62.3%,但如今却下降到了47.4%。结论由此相当清楚,只要国内财富未能得到有效的再配置和民众消费不能得到真实的提振,未来中国的进口需求还将萎靡,由此所产生的顺差还会持续,只不过这种顺差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能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就值得玩味。
必须承认,基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和与此相对应的顺差诉求是中国政府沿用多年而且仍在持续的国际贸易政策,这一政策驱动的最明显成效就是实现了中国外汇储备从零到3万多亿美元的数量飞跃。
然而,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日益追求贸易平衡的全球生态中,特别是在各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重重倾轧的环境下,中国出口的一路高歌和顺差的连年大红大紫却极易引来贸易国的警觉甚至敌视,中国的对外贸易生态环境可能不断恶化。
按照商务部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其中今年以来所遭受贸易摩擦同比增长84%。值得警惕的是,除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频频“亮剑”之外,包括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挥向中国的贸易制裁之拳也日益凌厉。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在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1/4针对中国产品,而印度近年来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占同期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5。可以说中国出口已经陷入遭人“围剿”的尴尬境地。
当然,屏蔽贸易赤字和实现顺差是任何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的主权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种目标的实现应当建立在公平、公正的贸易往来基础之上。无疑,贸易保护主义的沉渣泛起让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成为屡屡被伤害的对象,但若隐若现的出口政策保护和国内出口企业低端和低价的恶性竞争也成为了他人实施贸易制裁的“把柄”。
为此,中国企业应当通过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和提升出口产品层级以谋取在国际贸易分工上的再定位。必须明确,受到劳动力成本以及汇率成本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已经越来越“贵”的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在欧美日市场上已经出现被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替代的显著趋势,如果中国企业不能进行及时的产品切换,持续多年的出口红火局面可能难以维系。
但是,如果中国因为调整出口结构而引致出口一定程度的萎缩并进而产生短暂贸易逆差则并不可怕。某种程度而言,贸易逆差不仅可以调节中国贸易盈余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进而减轻贸易纠纷压力和优化贸易生态,并且贸易逆差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切换与转变。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和加大对科技设备与技术的进口是我国优化贸易结构的主要诉求,而且这一良好的生态正折射出来。
虽然今年上半年诸如服装等传统大宗商品的出口步伐大幅放慢,但占我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月增均在10%以上。如果这一趋势未来能够得到延续和强化,中国贸易顺差定会褪掉更多的纠结而变身轻盈。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