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管理
 

2012年7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对质被指推诿激化矛盾

储户遭遇欺诈,存单变保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汪大伟

储户遭遇欺诈,存单变保单银行对质被指推诿激化矛盾

数据制作:汪大伟

陷阱重重退保艰难

去银行存款,存单莫名变保单,后来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银行员工却是保险推销员。投保人遭遇欺诈之后,想退保,又将面临巨额的赔偿。近年来,存单变保单、遭忽悠误买保险的投诉可以说接二连三。尤其是不少老年人到银行办理业务,都遇到过被误导将存款购买成保险的情况。权益难以保障。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实施已经一年有余,但以“存款变保险,存单变保单”为代表的“忽悠”销售,成为金融保险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且陷阱多多。

陷阱一: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武汉晨报》报道,市民李先生2010年6月到某银行网点存款时,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款投资期为5年的“理财产品”,并口头承诺最低年收益5.4%,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当时,我也没有细看合同条款,就把准备存入银行的2万元买了这款产品,后来才知道是保险。”李先生说,如今两年过去了,投资收益只有800多元,不仅没达到当初承诺的5.4%,甚至不及一年期存款利息。失望之余,李先生打算将这笔钱取出,不料保险公司答复,提前赎回不仅没有任何收益,2万元本金也会有所损失。

陷阱二:免费送保险

《大河报》报道称,王女士3年前在银行办理存款时,身着银行工作服且佩戴胸牌的业务员接待她,并称当时银行正在开展定期存款业务送保险相关优惠活动,且利息要高于其他存款业务。随后,王女士接受了该业务员的建议,将她以及她母亲的两个存折共计3万块钱存进了银行。近日急等用钱去银行取钱,却发现存款成了保险。

陷阱三:有分红的“高级存款”

《重庆晨报》报道,王先生称自己在2011年1月份,由于一笔5万元的存款到期,他到银行取钱时,在“客户经理”劝说下,将这笔存款在银行柜台“转存”为一种可以“分红”的“高级存款”。隔了几天后,王先生在另一家银行的8万元存款也到期了。同样,他又做了同样的

“转存”。等他到银行想取出那两笔钱时,却被告知自己买的是保险产品,不能像存款那样可以提前支取,王先生轻轻撕开保险合同上有一页“不知何故粘连”上的条款时,才知“弄错了”……

专家认定:银行“赚手续费”

源于销售压力

专家表示,一些银行为拉存款,并赚取中间业务手续费,拼命向储户推荐预期收益高的产品,其中就包括分红险。业内甚至有人总结,一般“存款变保单”主要发生在银保渠道,受害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妇女,因为消费者对银行的“盲目信任”,过几年后才发现上当,产生纠纷。

理财师池敏撰文指出,银保产品屡遭病诟,并非产品本身有问题,而是这类合规产品被错误地销售给了不该销售的对象,或者销售人员对产品的收益进行了不适当地夸大。银保产品往往被当做一种理财产品进行销售,而且,营销人员经常把它与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或者国债的收益进行比较。但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应该审视产品的保障性能,其次才考虑其收益性。银行保险归根结底还是保险产品,保障作用是第一位的,银行理财师在介绍产品时,对具体保障责任未必面面俱到,消费者有必要问清细节,这就要求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弄清保险责任、保险期间和存在的风险,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据《北京晨报》报道,针对“存单变保单”的投诉,律师指出“如果投诉者所述事实是真实的,那么银行业务员存在诱导和欺诈行为,违反《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如欺诈性质严重,储户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曾于2011年联合发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因此,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多个心眼,在对条款理解不清时可要求销售人员对收益、领取方式做个书面说明。

媒体认为:必须将治理整顿进行到底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保险监管仍须“铁手腕”。文章指出,违规营销赚取的保费、拖赔惜赔榨出的利润,不是财富是包袱。赚得越多,隐患越大。一方面,一旦发生集中退保、集中诉讼等问题,行业将面临致命打击;另一方面,以诚信为卖点的企业如果欺诈横行,发展前景堪忧。

银行应注重舆情监测,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早在2009年,保监会等部门就严令禁止银行储蓄柜台销售商业保险,然而在禁令面前,不少银行却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屡屡违规。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处罚制度,加强对误导销售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银行应注重舆情监测,建立、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通过舆情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存单变保单”的新闻报道,都是因为银行面对客户质疑推诿敷衍导致矛盾激化,消费者投诉无果后选择向媒体曝光的方式进行维权。而银行和保险公司往往在经过媒体曝光后,为息事宁人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用行动坐实了“银行违规”的社会质疑,增加了社会对银行业的不信任情绪。

从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保险销售人员穿着银行工作人员的衣服,对保险产品的介绍过程中刻意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最受舆论诟病。客观来说,如果消费者直接在保单上签署名字,则意味着消费者明白了当中的条款,因此投保人对自己的行为也有着一定责任。

银行和保险公司有其天然的联系,业务合作也无不可。但是为了眼前利益,采用误导和欺骗的方式来发展业务,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利益,最终却伤害了整个行业的诚信。2011年四大上市保险公司退保总额为655.69亿元,而这四家保险公司的同期净利润只有489亿元。触目惊心的数据已经给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做出做好的诠释。策划:中国企业研究院中企舆情实验室数据提供:优讯时代(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