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投资
 

2012年7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被指制度缺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被指制度缺陷

从武钢股份更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海润光伏上市前后业绩相差甚远,上市公司的频频变脸,让投资者越来越看不明白。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种种现象的出现,追本溯源则是上市制度的缺陷。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引发投资者争议

6月底,武钢股份公告称,将把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类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3年,调整起始日期为2012年4月1日。根据武钢股份预计,此举将增加公司2012年度净利润不超过5.4亿元。这一举动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

“上市公司为了盈利的目的而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都是耍流氓”。针对武钢此举,财税专家马靖昊在其微博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马靖昊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钢的销售量以及价格纷纷下降,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企业必然存在盈利压力。“但可以通过会计变更来实现盈利,钢铁企业的固定资产比较庞大,如果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那么对其利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但马靖昊认为,延长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有点类似于其手中的玩偶,比如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为了少缴税,可以称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因此缩短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达到企业少缴税的目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可操纵性,则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玩偶和工具。”

不过,相对于武钢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做法,刚刚完成借壳上市的海润光伏财务报表的“变脸”,却显得更加意味深长。海润光伏公布的首份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亏损1.35亿元。相比恢复上市前的盈利2.29亿元,缩水明显。

但马靖昊认为无需“大惊小怪”。如果上市后出现变脸,可能是资产中的水分比较多。

不过马靖昊同时表示,虽然包装上市不能称为造假,但有“造假”嫌疑,“变脸就像洗了一个大澡,减轻了历史问题。”事实上,如果想做出盈利,会计上是非常容易做出来的。弹性空间比较大,没有量化的限制。

制度缺陷是主要因素

马靖昊说,目前上市公司上市后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欺诈上市、人为虚造销售收入等。这与目前我国的上市环境有直接联系,证监会发审委需要在几天内对企业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因此流程上可能出现问题。

“为什么中国企业会采取各种造假手段欺诈上市,大家看一看《证券法》第189条规定就明白了。该条款规定发行人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马靖昊说,毫无疑问,这一处罚额度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也将矛头指向了制度缺陷。李玲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存在强烈的依存关系,缺乏独立性,因此,出具的审计报告很难对企业未来的业绩情况做出应有的预警;另一方面,保荐机构为了保证企业成功上市,隐瞒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相关风险提示不充分。

5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将严查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财务造假和利润操纵。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