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商业·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商业·管理
 

2012年7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项关于“基金经理跳槽”的调查显示:68.18%投资者认为基金掌舵人的频繁变换会对基金业绩造成较大影响。“每一任基金经理风格不尽相同,年轻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不足,实际操作经验欠缺等,造成了基金风格很难持续,收益率就更不用提了。”有基民表示。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天价薪酬与这两年“泣血”的基金收益,两者相当不成比例。

基金经理人:职业化何时代替“游走江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基金经理人:职业化何时代替“游走江湖”?

王利博制图

中国基金行业正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1年,基金公司所有的人事变动次数高达465次,高管离职愈演愈烈,67家基金公司中多达16家公司变更总经理。

而到了2012年,这种情况仍未改观。仅4月28日1天,证监会就发布了六则基金业人员的变更公告。

任职时间越来越短,经理年纪越来越轻

近年来股市行情不好,导致基金业绩不佳,基金经理排名压力巨大,使得许多老基金经理被公司请辞或主动辞职。而所剩下的老基金经理则成为行业内的稀缺资源。随着新基金不断膨胀式的成立,基金行业人才越来越紧俏,不少基金公司选择了大胆起用“新人”。

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的统计,以公布年龄的222位基金经理的统计表明,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8.2岁,“7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77.03%,“8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8.56%。据《金证券》统计,5月份以来,17家基金更换的新基金经理越来越年轻。5月19日公告的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黄金主题和易方达亚洲精选的新任基金经理管宇,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仅为142天。

因此,越来越多恶投资者担忧“年轻基金经理,没有经历过几轮牛熊的洗礼,能做好业绩吗?”

目前,基金行业基金管理从业年限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仅有5位,分别为汇丰晋信林彤彤、华安基金尚志明、大成基金周建春和何光明以及长盛基金王宁。而从业年限超过8年的基金经理数量也不超过40位,更多的则是从业年限不超过5年的年轻基金经理。

这早已不是行业的秘密。《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建立了一份“基金经理业绩档案”,跟踪每位基金经理任职以来管理的每只产品的业绩,并且就基金经理历史收益累计来对其进行业绩评价。无论该基金经理截至目前管理多少只产品,也无论该基金经理换过几家基金公司,他们一直跟踪其管理产品的业绩,最后形成一个指标供投资者参考。

跟踪结果显示,现任437位偏股型基金经理,仅有178位的年化收益率累计为正值。统计数据还显示,任职时间长的基金经理大部分取得较高的累计年化收益率,排名在前50位的基本上是在2006年之前就开始任职的基金经理,平均管理时间超过7年,除了时间较长拥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外,他们取得较高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历了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累计年化收益率;累计收益率较低的后50名主要是近4年内首次任职的基金经理,他们管理基金的平均年限只有3年,任基金经理以来平均亏损了28%。

基金经理跳槽:寻求市场化环境

今年5月,中国股市中的传奇人物、公募基金的旗帜和标杆人物王亚伟的离职震动业界。

王亚伟2005年12月接手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后,2006年以154.49%的业绩排名第12位,2007年以226%的收益率夺得收益冠军,2008年大熊市中成为基金抗跌亚军,2009年以116.19%的收益率再次问鼎冠军,2010年业绩排名第三,2011年未进入前十,但仍处于同类前列。王亚伟掌管华夏大盘的6年半里,该基金的总回报率达到1027.87%。

但是,王亚伟并不是唯一离职的基金经理人。“五一”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包括中银基金总经理陈儒离任,董事长谭炯代任;东方基金总经理单宇离职,董事长崔伟代任总经理以及浦银安盛基金首席运营官。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多的行业人才离职?

7月3日,新浪微博名为“自由的黄老”发微博称:原来的基金大佬都去保险的资产管理公司闯江湖了。

“保险业”意味着新江湖?

是的。行业人士熟悉的“人物”有:肖风、葛璇去了民生人寿,李全在新华人寿,陈礼华在合众人寿。那么,即将开业的中英、生命等等公司的资管公司,还有哪些“大佬会加入”已经成为行业内议论的话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随后的评论中称,“近期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机构的门槛降低,产生了大量高管需求。”

“近期保险机构产生的高管需求致使基金经理跳槽是一方面因素。”一位多年从事基金管理工作的业内人士也同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环境因素和薪酬机制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作为华夏基金的大股东,中信证券也在王亚伟离职当天发出公告说,支持华夏基金完善治理结构,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通过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保持市场竞争力。”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人才问题归根到底是环境制度问题。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和良好规范的投资制度孕育了人才,并促进人才的正常发挥和合理流动,同时,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能够正确引导基金经理的价值观、投资观。而薪酬机制只是环境制度建设的一个方面,是具体影响基金经理人的重要因素。

逃避公募基金严厉监管,追求私募更大发展空间

基金业属于高智力产业,人才是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究竟是环境制度原因还是薪酬机制原因导致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失?

谈到基金经理人离职、跳槽的深层次原因,薛胜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基金市场不够规范,基金经理人制度性约束不强;基金投资渠道单一,多数以股票和债券投资为主,风险较大;缺乏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对基金经理人个人能力依赖过多,导致基金投资风格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

也有分析认为,从基金经理跳槽的流向分析,大多是流向了私募,所谓“实现个人价值”。在这里,私募基金合伙人制带来的巨大利益分配,无疑对于高端人才更有吸引力;此外,公募基金受到日益严厉的监管也是一些基金经理选择“逃离”的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提示中国的基金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阶段了。

首先,市场适度开放。放宽公募基金的准入门槛,给私募基金发放牌照,将私募列入监管层面,让公募和私募平等竞争,在市场化竞争的状态下,为公募基金发展扫除障碍。

其次,制度建设。建立基金管理团队换届制,在任职期间,基金经理人跳槽必须承担相应费用。

再者,事实上公募基金经理人的收入已经不低。看来,对人才来讲,金钱真的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所以,行业要呼唤基金经理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基金经理人为大众理财和为富人理财,就要对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你的广大基民有一份责任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